2012年,我加入‘熊猫侠’分队工作,那时群里只有100多人,今年已有1300多人;2021年,我们组织Rh(D)阴性献血共计994人次,接到急诊用血需求通知112次,共计采集血液量超过10万毫升,比2012年翻了1倍。”
在成都,有一群特殊志愿者,他们身体里流动着稀有血型——“熊猫血”,因一个组织——成都市血液中心无偿献血宣传服务队“熊猫侠”分队,将他们聚集在一起。他们还有一个特殊的QQ群——成都“熊猫侠”稀有血型志愿者之家,里面有1300多名献血者。据成都市血液中心(四川省血液管理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这是四川最大的“熊猫血”线上组织,献血者的稀有血型均有编号,群信息全部是救助话题。2012年,群成员只有100多人,而今数量已增10倍。
这背后有怎样的故事?近日,记者采访了成都市血液中心无偿献血宣传服务队“熊猫侠”分队成员。
他们,每一次奔赴都义无反顾希望更多人了解献血的重要性
从事保险代理工作的余翔捷是“熊猫侠”分队的组织者、Rh(D)阴性“熊猫血”献血者。“2015年大学毕业时,我特别想找到和自己拥有同样血型的人,就通过网络搜到这个QQ群,后来还成了群管理员。”
余翔捷记忆最深的是2015年,一名孕妇大出血,“那天我突然接到成都市血液中心的电话,让我赶紧在群里召集Rh(D)阴性‘熊猫血’者献血,需要4000毫升的血液。”余翔捷通过QQ、电话、微信等迅速找到十几名血型者,4000毫升的血液终于征集成功。
曾雷也是QQ群管理员之一、Rh(D)阴性献血者。“你最近身体情况如何呢?”“我们下次的茶话会在哪举办,你有没有好建议?”6月12日20时,曾雷来到成都市双流区某小区,和一位稀有血型者见面交流。曾雷是3家公司的管理者,她想通过茶话会、宣讲、郊游、网上交流等方式,维系“熊猫侠”间的情感。
“2009年第一次献血,得知我是‘熊猫血’。2011年,我在微博上看到求助,省人民医院有个心脏搭桥手术的大姐急需‘熊猫血’,我立即去献了血。2014年4月,刚到宜宾出差,相关人员询问我是否愿意为大出血的患者献血,我立刻向领导请假,坐上出租车到最近的献血点献血,患者很快恢复健康。”在多个场合,曾雷都会讲述她的故事,让更多人加入“熊猫侠”分队。
“我们这个群体很特殊,我们并没有为每一次活动指定固定的主题,但每次活动上,每一位献血者的分享,都给大家带来极大触动。”曾雷希望更多人了解献血的重要性。10多年间,曾雷已献血达20多次。
也因为这个群,余翔捷认识了同样是稀有血型的妻子,如今还有了两岁的宝宝。“我女儿也是Rh(D)阴性血,等她再大一点,我们就会告诉她爸爸妈妈在做的事情,希望今后她也能积极加入,做一名对社会有贡献的人。”
他们,对每一次呼救都有回应去年采血量比2012年翻了1倍
“疫情下,我们也要更新活动形式,通过线上等平台号召更多稀有血型献血者加入,你们有什么好建议?”6月10日,宋道懿和几名组织者电话交流。
宋道懿是“熊猫侠”分队的管理者,也是成都“熊猫侠”稀有血型志愿者之家QQ群的主要组建者。他在成都市血液中心献血管理科工作,日常负责接听医院、求助者、献血者电话,并找寻更多稀有血型者。他的办公桌上有两台工作电脑、三部手机和一台座机,“为了不错过任何一名献血者的电话”。
2021年8月,出现了一次紧急情况。“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急需 Jk(a-b-)血型。”宋道懿接到通知,启动招募资源,在QQ群询问“熊猫侠”分队有没有符合血型的队员,并通过系统积极查找。最终,筛选出符合献血条件的11人,然而有9人不在成都或者电话号码有变,“当时很怕剩下的两个人也联系不上。”抱着最后的希望,他打给了一个10年前献过血的爱心人士。很快,献血者唐明艳带上儿子赶到最近献血点,献血成功!
“2012年,我加入‘熊猫侠’分队工作,那时群里只有100多人,今年已有1300多人;2021年,我们组织Rh(D)阴性献血共计994人次,接到急诊用血需求通知112次,共计采集血液量超过10万毫升,比2012年翻了1倍。”宋道懿给群立规矩,可发布求助信息、献血者要求以及稀有血型科普等知识,但必须经核实后才可由管理员发布互助信息。群成员可在群内提问,成都市血液中心邀请相关工作人员解答。“熊猫侠”分队每年还会举办两次“联系会”,为优秀献血者颁奖等。
宋道懿认为,队伍壮大背后离不开社会对无偿献血事业的关注和信息系统的优化升级。“公众对稀有血型的关注度逐年增加,很多人献血热情变高。成都市血液中心系统升级换代,只要献过血的人员,如果他是Rh(D)阴性血型,就会直接生成相应档案,包括血型、已献血次数等指标。现在,找到稀有血型人群的速度也越来越快。”还有很多没有献血经历的稀有血型人群,“他们或许还不知道自己是稀有血型,希望更多的人能参与到献血中来。”来源:四川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