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栏目
首页农村文艺 • 正文

大山里有个合唱团

发布时间:  责任编辑:晓东

巫山大昌小学,铜梁支教教师黄国辉正在教授孩子们乐理知识。通讯员 李慧敏 摄/视觉重庆

巫山大昌小学,铜梁支教教师黄国辉正在教授孩子们乐理知识。通讯员 李慧敏 摄/视觉重庆

7月4日清晨,东方刚刚露出鱼肚白,铜梁区岚峰小学教师黄国辉就接到了一个电话。

“黄老师,我们进决赛了,进决赛了!”手机里,传来巫山县大昌小学五年级学生钱嘉乐兴奋的声音。

刚刚从睡梦中醒来,黄国辉很快反应过来,激动地说:“太好了,太好了!到时候我一定要来看你们的演出。”

挂了电话,黄国辉才发觉泪水已湿了眼眶。朦胧的泪眼里,她似乎又看到了在大山里蜿蜒盘旋的山路十八弯,看到了孩子们如大昌湖湖水般清澈的眼眸,耳畔似乎也响起了孩子们如大山鸟儿般宛转悠扬的歌声……

“经常是由体育教师‘兼职’上音乐课”

2021年暑假,任职岚峰小学音乐教师的黄国辉,接到了一个新任务:到巫山支教。

在全市“一区两群”区县对口协同发展机制中,铜梁区与巫山县结成对子。2021至2022学年,铜梁区选派5名教师前往巫山支教,黄国辉是其中之一。

铜梁城区到巫山县城,再到大昌镇,黄国辉历时8个多小时。让黄国辉意外的是,因三峡水库蓄水而搬迁重建的大昌场镇格外繁华,大昌小学的各项硬件设施也极为齐全。

不过,有2000多名学生的大昌小学,却只有一名专职音乐教师。

“为了维持正常教学,经常是由体育教师‘兼职’上音乐课。”黄国辉有些沮丧,却不甘心在大昌小学“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地混日子,“我得做点什么!”

“能不能在学校组建一个合唱小队”

究竟能做点什么呢?黄国辉并没有一个明确的方向,直到去年9月底的一次偶遇,让她找到了答案。

“刚到这里,吃过午饭也不晓得做什么,就一个人到音乐教室练琴。”正当黄国辉沉浸在音乐的世界里时,却发现钢琴旁不知何时出现了一个小脑袋。一个小女孩怯生生地趴在钢琴边上,睁着两个大眼睛,静静地听着。

“那双眼睛里,充满了对音乐、对美好事物的强烈渴望和向往。”刹那间,黄国辉萌生了一个念头,“能不能在学校组建一个合唱小队呢?”

小女孩在黄国辉的引导下,唱了一首藏族民歌。虽然小女孩唱得走调,但质朴自然又中气十足的嗓音,让黄国辉看到了希望。

黄国辉发现山里的孩子有着很好的嗓音条件,但只是几乎没有人会专门学习音乐,也缺少专业的音乐老师引导。

“以后你每天中午就来找我练习唱歌吧。”就这样,10岁女孩王海焉成了黄国辉合唱小队的第一名成员。

接着,性格害羞但是声音充满张力的钱嘉乐,希望长大能当一名职业歌手的邓云涛,声音空灵的“小清新”唐肖喻,音色天生带着戏曲腔的刘昱晗,先后加入合唱小队。

“我们唱得很好啊,为什么不能参加比赛”

黄国辉利用午休时间,教孩子们发声、认谱,学习简单的乐理知识,由易到难排练歌曲。黄国辉的耐心与坚持,加上孩子们的努力,让合唱小队在短时间里有了很大的提高。

3个月后,大昌小学举行学生社团汇报演出。可合唱小队不是学校的正式社团,没有参赛资格。

“我觉得我们唱得很好啊,为什么不能参加比赛?”刘昱晗不服气的嘟囔,让黄国辉决定为孩子们争取一次机会。

学校同意了合唱小队的演出请求,合唱小队用美妙的歌声打动了所有师生,也为自己赢得了“5人VIP”的称号。

在“5人VIP”的影响下,越来越多的孩子加入了合唱小队,学校也由此成立了合唱团,每周进行3次训练。

“最多的时候有45名学生参与,不过人数一直都不固定,总是进进出出。”对于合唱团人数的增减,黄国辉并没有太在意。

可有一天,“5人VIP”中却有人提出要退出合唱团。这是怎么回事?

“继续唱歌,这是我和孩子们的约定”

山里的孩子大多是留守儿童,老人们担心唱歌会耽误孩子学习,纷纷提出了反对意见。

得知具体原因后,黄国辉和学校领导想方设法找家长沟通谈心,并着手帮助一些学生家庭解决面临的实际困难,帮助孩子们妥善处理好班级事务、学习和练歌的时间。

“老师们给我们讲道理,我们也看到娃娃们喜欢唱歌,唱歌了有进步,也就不反对了。”王海焉爷爷说。

还有很多老人会在孩子们练歌时,趴在校门处听。这歌声,飘扬在大宁河畔,回荡在秦巴山脉,唱出了大山孩子的梦想与希望。

尝试器乐合奏、改善合唱技巧、创新改编歌曲……在音乐的陪伴下,孩子们茁壮成长,也更加热爱生活,更加自信。

今年夏天,合唱团的几名孩子闯进了重庆市第十七届中小学生才艺大赛决赛。他们将站上重庆市少年宫的舞台,用歌声讲述秦巴山深处动人的故事。

如今,黄国辉已经结束了一年的支教工作,但她在大山深处、在孩子们的心里埋下了一颗音乐的种子,并期待着它生根发芽、长成参天大树,“继续唱歌,这是我和孩子们的约定。”来源:重庆日报网

    相关文章Related

    返回栏目>>

    Copyright©2008-2019中乡网(xiangzhen.org)版权所有

    川公网安备51050202000200号   蜀ICP备13027954号-1

    投稿邮箱:2135293720@qq.com 电话: 0830-31564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