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拍丽水通济堰。四川日报全媒体记者 韦维 摄
古堰画乡景区内游客如织。四川日报全媒体记者 韦维 摄
世界灌溉工程遗产之19
申遗成功时间:2014年9月
工程档案
通济堰位于浙江省丽水市,地处瓯江干流大溪段南岸。工程始建于公元505年,是浙江省最古老的大型水利工程和世界上最早的拱形坝体。堰体拱形大坝长275米、宽25米、高2.5米,是一个以引灌为主、蓄泄兼备的水利工程,目前仍灌溉着3万多亩农田。
一线探访
4月26日9时,浙江省丽水市莲都区碧湖镇堰头村的雾气逐渐退散。村头古堰画乡景区入口,景区导游林晨佳开始为上百名游客热情讲解:欢迎来到国家4A级旅游景区——古堰画乡,我们今天的旅程就从这座拥有1500多年历史的通济堰拦水坝说起……
2014年,通济堰跻身首批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名录。在没有前人经验可以借鉴的背景下,如何保护与开发这座千年古堰?
开发旅游上的先天不足
一个只有275米长的大坝,景观不丰富且空间有限
4月底,浙南山区平坝中的麦子已经扬花。汽车沿着瓯江干流大溪段前行,在麦田与村庄之间,汩汩清水顺着水渠涌向田野。当地农民说,这些都是来自通济堰的水。从麦子长势来看,今年又将是个丰收年。
自通济堰建成以来,这样的丰收已在灌区延续了1500多年。在灌溉价值之外,这些年丽水人尝试开发古堰更多的价值。
“灌溉遗产,或者说水利工程怎么实现更多的经济价值转换,一直是我们探索的目标和方向。”提到通济堰的旅游开发,丽水市水利局副局长张映辉连说了三个“不容易”。作为一处以堰坝为主的水利工程,通济堰在开发旅游上有着先天不足。
首先,景观相对单调。作为全世界最早的拱形坝,通济堰在水利工程上无疑是划时代的杰作。但在游客对旅游产品种类和品质要求越来越高的当下,这些远远不够。
“游客如果不是水利工程爱好者,很难会对坝体的构造和设计产生兴趣。即使有兴趣,通济堰也只是一个考察半天就能结束的科普基地。”丽水市水利局有关负责人坦言,即便是融合了历代文人墨客故事与治水故事,通济堰本身的水利价值、水文化厚度,也难以弥补没有互动体验等先天不足。
其次,空间太小。作为灌溉工程的“大脑”,通济堰大坝长只有275米。大坝包括取水口及分水闸等工程在内,号称“东西二里长,南北一里宽”,走完全程最多半个小时。对比核心区面积超过2.2平方公里的都江堰景区,通济堰工程的面积无疑偏小。在这样的地方搞旅游,旅游产品与形态没有承载空间。
“最终的结果是,游客只能是‘游’客,不会是‘留’客。”张映辉说,考虑到通济堰距离丽水市主城区超过25公里,如不能丰富旅游产品和形态,通济堰当个网红“打卡点”可以,但很难成为一个让游客长时间停留的目的地。
申遗成功后的景区化之路
在做好保护的基础上,和周边景观打捆开发、串点成线
4月26日上午,记者的无人机一起飞,就惊起岸边草丛里的水鸟。顺着水鸟飞行的方向,大溪两岸的青山和农田铺向远方。
“这些都是我们坚持保护下来的。”丽水市水利局有关负责人介绍,通济堰变身景区之前,要守住一条红线:保护工程及灌区的整体风貌。
申遗成功后,丽水市专门划定通济堰工程保护范围。核心要义是:工程上游严禁从事工业,保护好一河清水;在堰体上下游以及水系两岸一定范围内划定“保护红线”,严禁大拆大建。同时,明确将红线保护情况纳入各级河长考核。
原本就空间狭窄,叠加划定了开发红线,通济堰的景区化之路如何走得通?
办法就是在做好保护的基础上,和周边景观打捆开发,把景点变成景区。通济堰所在的大溪南岸,不到两公里的范围内,分布有古街古亭古埠头、青瓷古窑址、三处古村落和20多棵古樟树。隔河相对的莲都区大港头镇,则是著名的“丽水巴比松画派”发源地。
“只用了很短的时间,就实现了路线的统一开发、售票等管理一体化。这样的好处是,让原本很散乱、不成体系的景观串在了一起,成了一个大型景区。”张映辉说,横跨两个乡镇的景区在一体化之后,游人不花一个白天不可能逛完。
除了把景区的物理空间扩大,景区的服务和接待设施也在同步跟进、同步提升。
家住堰头村的民宿从业者刘凌介绍,自家民宿的房间和服务内容,参照了日本等国家的做法,“在我们这里住宿,可以煮茶,可以插花,还可以看电影或者画画。”
游客的体验更为直接。“这里的生态体验、艺术体验项目等各有特点。”在古堰画乡景区待了一天半后,游客范伟感慨,以艺术体验项目而言,这里针对不同美术功底、不同年龄和性别的游客,推出了不同的画具、导师与参观线路,“游客有被重视的感觉。”
串点成线与苦练内功,让古堰画乡很快在当地一众景区中异军突起。自2014年成功申遗以来,以通济堰为龙头的古堰画乡景区逐渐成为浙江乃至长三角地区的热门景点。仅今年前三个月,景区就接待游客300万人次以上。
延伸阅读
首创“水上立交桥” 溪水从此不犯渠水
在丽水通济堰的干渠上,有一座石函,俗名“三洞桥”,距离通济堰拱形大坝约500米,系一立体交叉石函引水桥,也是世界上最早的“水上立交桥”。该引水桥始建于北宋政和初年,总长18.26米,净跨10.24米,桥墩高4.75米。后损毁,于清光绪二年重建。
为何要修建这样一座“水上立交桥”?据当地水利专家介绍,此处有一山涧,名“泉坑”,其溪水横贯通济堰渠道,雨季每遇山洪暴发就挟带大量沙砾和卵石冲泄而下,淤塞渠道,使渠水受阻,影响灌溉效益,每年都要动用上万人清淤。
石函建成后,“泉坑”里的山溪水得以从桥面上通过,最终流入瓯江的支流松阴溪,而通济堰的渠水则从桥下穿流。从此,溪水不犯渠水,防洪、灌溉效益兼得。
来源:四川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