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栏目
首页三农天地 • 正文

江西粮食总产量连续11年超430亿斤

发布时间:  

  赣南脐橙品牌价值连续9年居全国水果类第一位;去年前11个月全省农产品网络销售额增速高于全国平均水平27个百分点;去年前三季度,全省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增长6.4%,城乡收入相对差距进一步缩小……回首2023年,江西农业农村现代化稳步推进,为经济社会平稳运行夯实基础。

  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

  日前,省委书记尹弘在省委经济工作会议上强调,要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千方百计稳定粮食生产,加快农业产业化步伐,大力实施乡村建设行动,扎实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

  守底线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要牢牢守住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不发生规模性返贫两条底线。江西坚决扛稳粮食安全党政同责,把粮食增产的重心放到大面积提高单产上,不断提升江西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以前是比谁家种得多,现在是看谁家种得好、生产效率高。”为适应发展需求,丰城市种粮大户张俊杰一直在变:从“江西省种粮大户”到“新型职业农民”。2023年,张俊杰又有了一个新身份:插秧机培训师,重点解决当前农业生产中机插比例不高的问题。

  不单是农民在变,我省农业农村部门也主动应变、坚守底线:建设省级粮食绿色高产高效行动项目县24个;集成推广良种、良田、良机、良法、良制配套技术;推进“吨粮田”创建……2023年,全省粮食作物亩均单产388.3公斤,每亩比上一年增产8.4公斤,增长2.2%;粮食总产量连续11年超430亿斤。

  守底线,必须确保不发生规模性返贫。我省推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充分发挥帮扶项目资金的带动作用,用发展的办法让脱贫基础更加稳固、成效更可持续。

  全南县金龙镇水口村村民陈定荣怎么也想不到,60多岁还能在家门口实现就业。为助力水口村发展,全南县引入江西自然之星公司在该村建设蔬菜基地,近三年先后安排11个项目资金2884万元,壮大优质项目,基地种植面积由500亩扩大到6300多亩,提供就业岗位300多个。据省乡村振兴局统计,截至目前,全省已通过项目资金培育带动经营主体5.27万个,带动脱贫户和监测对象发展29.66万户,带动就业19.89万人。

  优产业

  乡村要振兴,产业必振兴。

  平时作为废料的米糠,经过现代化工艺,变身为植物油酸、硬脂酸、糠蜡多款产品,价值翻了几十倍,江西省天玉油脂有限公司通过科技创新,实现从卖原料向卖科技含量高的精深加工产品转变,并获评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和江西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

  不仅是天玉油脂,一批在生产、加工、流通等领域发挥示范带动作用的优势龙头企业在江西快速成长,农业产业化多项指标进展超预期:2023年底,全省营业收入超亿元农业龙头企业有望达到851家,比去年新增97家;招引8家全国头部企业入赣,提前完成头部企业数量达到5个目标;预计2024年可新增加工型龙头企业50家以上,提前一年完成指标任务。

  但也必须清醒地看到,作为农业大省的江西,农业产业链条深度还不够,精深加工发展相对滞后。“我们将进一步推进全省农业产业提档升级,加快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着力从生产端、加工端、流通端、供应端、市场端同步发力。”省农业农村厅相关负责人表示,2024年,我省将把培育优势特色产业作为乡村产业全链条升级的首要任务。

  促蝶变

  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既要“面子”,更要“里子”。

  吉安市吉州区兴桥镇钓源古村,按照农业即景观、产业即业态的思路,引入国内文旅行业资深企业十里芳菲团队建管运营钓源古村,唤醒了乡村沉睡资源,村内的谷仓改为了咖啡屋,实现了古村新蝶变。近日,钓源十里芳菲又被认定为全省五星级休闲乡村民宿。“环境好了,游客越来越多,我们创业和就业更便利了!”村民欧阳玉兰高兴地说。

  不过,我省乡村建设与乡村产业结合不紧密、与乡村文化结合不深入等问题依然存在。

  和美乡村建设,规划先行。当前,我省农业农村部门正深入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着力打造景村融合、产村融合、三治融合、城乡融合、共同富裕“四融一共”和美乡村。目前,全省15.8万个自然村庄划分为“集聚提升类、城郊融合类、特色保护类、搬迁撤并类、看不准类”等五种类型,完成规划编制比例达75%。

  省长叶建春指出,要结合区位条件、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高标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深入推进一二三产融合发展,持续壮大农村经济,大力改善人居环境,努力培育时代新风,以乡村振兴实效提升群众获得感幸福感。

  策马扬鞭逢盛世,乡村振兴正当时。来源:江西日报   
 

(编辑:晓东 责编:祁旭)

    相关文章Related

    返回栏目>>

    Copyright©2008-2019中乡网(xiangzhen.org)版权所有

    川公网安备51050202000200号   蜀ICP备13027954号-1

    投稿邮箱:2135293720@qq.com 电话: 0830-31564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