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栏目
首页医疗卫生 • 正文

新版原发性肝癌诊疗指南发布

发布时间:  

国家卫健委近日发布《原发性肝癌诊疗指南(2024年版)》(以下简称“指南”),明确六类肝癌高危人群,建议高危人群至少每隔6个月进行1次筛查。

  指南介绍,在我国,肝癌高危人群主要包括:具有乙型肝炎病毒和/或丙型肝炎病毒感染、过度饮酒、肝脂肪变性或代谢功能障碍相关性肝病、饮食中黄曲霉毒素B1的暴露、其他各种原因引起的肝硬化及有肝癌家族史等人群,尤其年龄>40岁的男性。

  原发性肝癌主要包括肝细胞癌、肝内胆管癌和混合型肝细胞癌-胆管癌,其中肝细胞癌占75%至85%。指南建议,肝癌筛查应将肝癌风险预测评分作为有效工具,开展社区、医院一体化的精准筛查新模式,从而有效提高肝癌早期诊断率,降低病死率。高危人群至少每隔6个月进行1次筛查。

  指南表示,肝癌的不同影像学检查手段各有特点,应该综合应用、优势互补、全面评估。如超声显像具有便捷、实时、无创和无辐射等优势,是临床上最常用的肝脏影像学检查方法;动态增强CT、MRI扫描是肝脏超声和/或血清AFP筛查异常者明确肝癌诊断的首选影像学检查方法;数字减影血管造影则是肝癌患者血管内介入治疗前必须进行的检查。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海外版》
 

 

 

(编辑:晓东   责编:声辉)

    相关文章Related

    返回栏目>>

    Copyright©2008-2019中乡网(xiangzhen.org)版权所有

    川公网安备51050202000200号   蜀ICP备13027954号-1

    投稿邮箱:2135293720@qq.com 电话: 0830-31564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