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文化和旅游部举办2024年第二季度例行新闻发布会,介绍全国暑期文化和旅游消费季等有关情况。据初步统计,各地将在暑期举办超4000项约3.7万场次文旅消费活动,推出发放消费券、票价优惠、消费满减、折扣套餐等惠民措施,助“燃”暑期消费市场。
今年以来,从“冰雪经济”到“春日经济”,文旅消费“热辣滚烫”。以“五一”假期为例,全国国内旅游出游合计2.95亿人次,同比增长7.6%;国内游客出游总花费1668.9亿元,同比增长12.7%。甘肃、江苏、陕西等地将演艺、非遗、文化遗产、美食等元素与旅游融合,故宫博物院、三星堆博物馆、殷墟博物馆等热门博物馆客流持续保持高位……神州大地上,“诗”和“远方”更好地联结,不仅给游客带来新体验,也为文旅市场创造出新的增长点。
暑期是一年中时间跨度最长的旅游旺季,大中小学生陆续放假,职工年休假也较为集中,人民群众文化和旅游消费需求旺盛。比如,有不少学子就选择通过“毕业旅行”来致敬青春。某在线旅游平台预订信息显示,“毕业旅行”搜索量迅速上升,“00后”群体在6—8月的旅行预订量大幅度增长。所谓好马配好鞍,如此火热的消费需求,更需优质的产品供给来匹配。
一系列“夏日限定”活动在陆续开展:湖南推出多条避暑游路线,让游客尽享夏日特色美食、美景;四川推出特色玩法,探秘文化遗产、领略巴蜀山水,邀请游客畅游一“夏”;江苏发出“夏天的邀约”,10条江苏省文博场馆研学游精品线路串联起各级各类大中小型博物馆,让游客在行走中感受江苏地域文明的魅力……改善消费条件,释放消费潜力,“有形之手”显现出重要作用。
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制定的《关于打造消费新场景培育消费新增长点的措施》对外发布。不论是“发展餐饮消费细分领域,鼓励因地制宜挖掘地方特色美食资源”,还是“推动城乡文旅提质增效,引导和扩大体育休闲消费”,抑或是“推动购物消费多元融合发展,打造商旅文体融合的新型消费空间”,当消费场景不断翻新、迭代、升级,无疑将更好地满足百姓的个性化、品质化和多样性需求,为暑期消费市场再添“一把火”。
热潮之下,还需多说两句。观察以往的案例,有游客满怀期待出发,却发现“想象很丰满,现实很骨感”:各地景区卖一样的工艺品,商业气过浓,文化味不足,最后只能沦为“到此一游”。其实,在对待文化旅游的问题上,最需提防的是心急。很多长盛不衰、风靡世界的文化旅游项目,背后往往有对文化品牌的敬畏,同时还有对服务细节的追求。对于各地来说,还需要日复一日的深耕,才能对得起见识和品位不断提升的消费者。
文旅消费是扩大内需的重要内容,也是消费升级的重要方向。政府搭台、市场唱戏,消费新场景不断涌现,相信今年的暑期消费市场必将更加红火。来源:中国经济网
(编辑:晓东 责编:声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