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栏目
首页农民风采 • 正文

葛树军:用救生器材架起生命之桥

发布时间:  

     在岁月的长河中,总有一些人以自己的善举助人为乐,在不经意间成为他人生命中的曙光。安徽省怀远县兰桥镇中郢村农民葛树军,便是这样一位用救生器材为生命搭建起希望之桥的平凡英雄。
      1967 年 7 月,葛树军出生于一个普通贫苦农民家庭。幼小时的困难生活,铸就了他乐善好施的品格。2003 年春,他踏入木材生意领域,在怀远县涡河一桥北头开启了自己的创业之旅。这本是平淡忙碌的生意生活,然而,一场意外的发生,彻底改变了他生活的轨迹。
          2003 年 6 月的一天,骄阳似火,怀远县涡河一桥上车水马龙。在桥边经营木材生意的葛树军,正专注于手头的事务。突然,一声凄厉的呼喊打破了平静:“有人要跳河啦!” 葛树军心头一紧,急忙循声望去,只见一位五十多岁的妇女在桥上纵身跃入了涡河之中。紧接着,令人揪心的一幕再次上演,她三十多岁的儿子毫不犹豫地跟着跳入河中,试图营救母亲。彼时正值涨水期,涡河的水位很高,河水仿佛一只咆哮的猛兽,要吞噬水中两人的生命,瞬间母子二人在危险的水中拼命挣扎。葛树军和店里帮忙的人没有丝毫迟疑,大脑飞速运转着寻找救援的办法。目光扫到店里盛水的大塑料桶时,葛树军灵机一动,“快,把空塑料桶扔下去!” 众人迅速行动,六个空塑料桶被迅速从桥上扔下,在水上飘飘荡荡,成了这对母子唯一的希望。时间仿佛凝固,每一秒都充满了煎熬。幸运的是,跳河妇女的儿子凭借着顽强的意志和出色的水性,抓住了水面上的一只塑料桶。他紧紧抱住桶,在河水中稳住身子,随后又拼尽全力,拖着浮出水面的母亲,缓缓向岸边游去。最终,在众人紧张的注视下,母子二人成功脱险。
        这次惊心动魄的经历,如同一块沉重的石头,压在了葛树军的心头。他深刻地意识到,在这看似平静的桥梁之下,隐藏着多少生命的危机。当得知怀远涡河三桥又发生跳河自杀事件后,葛树军陷入了深深的沉思。他深知,人们一旦在桥上冲动跳河,面对湍急的水流和复杂的环境,没有救生器材很难自救,生命往往在瞬间消逝。经过一番深思熟虑,葛树军做出了一个令人敬佩的决定:自掏腰包,为桥梁配备水上救生器材。他省吃俭用、东拼西凑了4000多元,购置了60多个救生圈、救生衣和20多条救生绳等器材,在店里聘用人员的帮助下,将这些承载着生命希望的器材悬挂在涡河一桥和涡河三桥显眼位置。每一件水上救生器材的悬挂,他都仿佛看到了那些身处绝境的人有了生的希望。然而,悲剧并没有停止上演。不久后,涡河四桥也传来有人跳河自杀的消息。葛树军没有丝毫犹豫,再次拿出5000多元,购买了33 套水上救生器材,分别挂在涡河四桥的桥上和桥下显著位置。他看着这些器材,心中默默祈祷,希望它们永远不要被使用,但如果有人需要,它们能发挥关键时救人一命的作用。不仅如此,葛树军通过多方了解得知,怀远县涡河二桥、荆涂大桥,以及蚌埠市淮河拉丝桥、朝阳桥、大庆桥、龙湖大桥等桥,都先后发生过跳河自杀事件。面对如此严峻的现实,他没有退缩。他深知,自己多安装一套救生器材,就可能多挽救一条生命。于是,他从经营所得中一次性拿出3万多元,购置了200套水上救生器材,安装在这些桥梁的桥上和桥下显著位置。
        为了确保救生器材始终能正常使用,葛树军每年还投入5万多元用于更新和维修。他驱车带人定期检查器材的状况,哪怕是一个小小的磨损,他都不会放过。他如同一位忠诚的守护者,默默守护着这些桥梁,守护着每一个可能面临危险的生命。据不完全统计,葛树军20多年来先后拿出资金100余万元,放置水上救生器材6700多套,成功救活14名跳河自杀人员。每一次成功救援,都如同奏响了一曲生命的赞歌。当那些被救起的人重新对生活充满希望时,葛树军的内心增添了莫大的欣慰。
 
        葛树军无私奉献、助人为乐的精神,如同一股温暖的春风,吹遍了蚌埠市的大街小巷。干部群众对他的善举一致拍手称赞,他不知觉中成了大家心目中的道德楷模。葛树军用实际行动,在这些桥梁上筑起了一道道生命的防线,诠释着人性的温暖与善良。在他看来,自己所做的一切,不过是举手之劳,但正是这看似平凡的举动,却成为了许多人生命中的转折点,让那些在黑暗中徘徊的灵魂,重新燃起生的希望,找到前进的光明方向。(文章来源:安徽省怀远县兰桥镇政府施广平)
 
 
(编辑:晓东   责编:徐声辉)

    相关文章Related

    返回栏目>>

    Copyright©2008-2019中乡网(xiangzhen.org)版权所有

    川公网安备51050202000200号   蜀ICP备13027954号-1

    投稿邮箱:2135293720@qq.com 电话: 0830-31564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