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个方面 21条政策措施
加快消费恢复提振
●实施消费信贷财政贴息
●发放“蜀里安逸·美好生活”消费券
●实施首发经济激励
●实施消费新场景运营激励
●实施演艺赛事活动激励
●实施重大文旅消费促进活动激励
●实施二手车销售奖励
帮助企业降本减负
●实施企业招工成本补贴
●实施小微企业集中担保增信
●加力实施创业担保贷款贴息
●加力实施科技创新专项担保激励
●实施出口信用保险保费补贴
推进企业快速成长
●实施重点工业项目竣工投产激励
●实施企业拓展市场激励
●实施工业企业供需对接激励
●实施建筑业企业生产规模增长激励
●实施汽车企业转型升级激励
●实施商贸企业经营增长激励
●实施大企业大集团定向采购激励
促进产业转型升级
●实施生猪牛羊出栏激励
●实施传统服务业企业转型激励
4月1日,聚焦扩大有效需求、激发市场活力、促进产业转型升级,省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推动经济运行回升向好的若干政策措施》(以下简称“21条”)。这是去年四川出台的《关于推动经济持续回升向好的若干政策措施》(以下简称“16条”)的接续政策。“21条”的出台有何考量?有何亮点?
突出接续性
确保政策迭代优化、互为支撑、整体最优
去年9月,省政府办公厅印发“16条”,出台系列稳增长政策,有力促进了全省经济发展,不过大部分政策已于今年3月底执行到期。财政厅相关负责人表示,在全面评估到期政策效果的基础上,结合当前经济发展阶段性特征,研究出台了新一轮接续政策。
记者注意到,“21条”延续了“16条”涉及的促消费、企业降本减负、企业成长、产业转型升级等4个方面。其中,部分具体举措延续“16条”的执行要求。例如,在促消费方面,“16条”提出实施消费信贷财政贴息和实施消费新场景运营激励。“21条”将继续实施这两条举措,且具体内容均和上一轮政策保持一致,执行时间为2025年4月1日至2025年9月30日。
在帮助企业降本减负和推进企业快速成长方面,“21条”也延续了企业招工成本补贴、新建成投产工业重大项目和工业企业分级奖励等举措,对达到目标条件,且生产、经营规模保持正增长的项目、企业予以真金白银奖励。
“效果好的政策继续实施,新政策接续跟上,新老政策同向发力,确保政策迭代优化、互为支撑、整体最优。”财政厅相关负责人说。
突出时效性
推动流量热点转化为长效增长引擎
记者梳理发现,“21条”内容呈现出紧跟当前热点的特征。
在加快消费恢复提振方面,“21条”提出实施首发经济激励,明确在川开设亚洲及以上级别首店的经营主体,省级财政给予最高300万元激励;开设中国首店的经营主体,给予最高100万元激励;开设西南首店的经营主体,给予最高50万元激励。
首发经济是一个地区商业活力、消费实力、创新能力、国际竞争力、品牌形象和开放度的重要体现。今年1月,首发经济被写入四川省政府工作报告。推动首发经济发展,正成为全省各地撬动消费活力的重要手段。
当前,四川各地正加速构建“首店+首展+首秀+首发”生态圈。以成都为例,2024年,成都新落户首店超800家,首发首展首秀活动超100场,已成为“中西部首店第一城”,首发经济发展进入快车道。
“我们希望通过政策支持,加大国际国内品牌引进,推动更多新产品、新业态、新模式、新服务、新技术在川聚集,加快建设国际消费目的地。”财政厅相关负责人表示,此次出台的“21条”重点突出政策时效性,让各项举措切实推动相关产业从流量热点转化为长效增长引擎。
除了首发经济激励,实施二手车销售奖励、实施演艺赛事活动激励、实施大企业大集团定向采购激励等均为本轮接续政策新提出的举措。
突出惠企性
政策精准加大对经营主体支持力度
除了延续和新增外,记者还注意到,部分举措也结合当前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作出了调整。
从“16条”到“21条”,帮助企业降本减负都是重点内容之一,但是具体支持举措上,“21条”更加聚焦企业和个人融资担保激励和保险保费补贴。
例如,针对小微企业融资难、贵、慢问题,“21条”提出实施小微企业集中担保增信,引导金融机构降低小微企业贷款门槛,增加小微企业信贷投放;为大力推进创业担保贷款增量、扩面,更好发挥贴息资金引导作用,降低创业者和小微企业融资成本,“21条”提出加力实施创业担保贷款贴息,进一步提升个人和企业贷款申请额度。
此外,“21条”提出“加力实施科技创新专项担保激励”举措,将全省科技创新专项担保支持企业库中的中型企业,纳入省级财政融资担保保费补贴支持范围,支持更多科技创新类企业发展。同时,通过省级中小微外贸企业出口信用保险统保平台投保的企业,也将给予保费补贴,推动外贸企业安心出海。
“‘21条’更加突出政策精准度,在‘16条’基础上,进一步降低政策门槛、扩大政策范围,加大对经营主体的支持力度。”财政厅相关负责人表示,针对消费增长不足、企业经营成本较高等突出问题,下一步将找准症结、靶向发力,通过打“组合拳”切实增强经济活力。来源:四川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