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栏目
首页三农天地 • 正文

《晒秧窝》

发布时间:  

         在川西坝子农村的这个时节(夏至至小暑),就进入晒秧窝阶段了。期间作为田间管理,它是不可或缺的重要人为控苗管理阶段,由之前肥、水、药管理转变为控水,果断控制秧苗分蘖。晒秧窝的时机,当每窝秧苗分蘖达到9到10片,或秧苗移栽到本田15天左右,苗够不等时,时到不等田,即时排水晒田控苗。
 
         晒秧窝的科学意义:晒田,能促进有效分蘖上林成穗、控制无效分蘖再发,避免因为无效分蘖多,导致田间通风透光弱、引发稻瘟病、纹枯病、稻曲病、稻飞虱的发生,造成底下“一钵钵”,上头“一撮撮”——爱死人的苗子、气死人的谷子。通过适时晒田,控制苗数,调节田间小气候、降解稻田土壤中有害物质,后期草青谷子黄,穗大粒多,达到亩产千斤稻谷的总苗数要求。(近几年成都、德阳地区种植的优质杂交香稻、长粒香米如宜香优2115、川康优丝苗米、
川优6203等亩产干稻谷在1200市斤左右,煮饭好吃)。此时就由肥水管理期转入到苗情管理阶段。
 
        为了达到这一目的,用断水晒田方式,控制秧苗无效分蘖发生,有的提前七天先在田间挖秧沟,排水晒田。晒秧窝的程度:泥田重晒、沙田轻晒或不晒。晒到“风吹秧叶响、秧尖刺手掌、叶挺秆子硬、秧脚见新根,田间开裂口、白根土面走”,晒到稻叶褪去浓绿色,叶片淡黄色时再复水,让水稻茎叶更好地进行光合作用,积累更多的光合产物。稻叶在阳光照射下,远看还闪尾闪尾地摆动,在风吹拂下舞动它那青春的腰身,由飘逸状态转入到仗剑倚天——黄昏时分,露珠润叶尖,促丰收(水稻主要叶片呈宝剑状直立),用手心轻轻压碰叶尖,感到有扎手感觉。入夜,若你有缘,趁着皎洁的月光,走在田坎上,边走边回头看那月光照映下你的头影,叶片上的露珠在月光下,折射出耀眼明亮的光环。清晨走在田间,放眼望去,那稻叶在阳光呵护下,毅然地站在那里,接受着阳光雨露、风雨雷电的洗礼,只有经过这些过程,它才能结出颗粒饱满的稻谷。饭好吃、米质优,一般种中熟杂交水稻,杂交中稻如从种子发芽到收获一般要历经145天以上的生长过程,才有那种散发着馨香的大米味道,不同品种有不一样的稻米香气。(而后茬种川芎的田块,适宜种植全生育期在130天以内的早熟水稻)。要想当年有个好收成,就要让稻叶有点绿中透微黄,似满田铺上淡黄金叶。然后到了秧子圆杆(也称作水稻孕穗期),于7月下旬至8月上旬进入抽穗期,又要进行灌水管理,可采取干湿交替灌溉,隔两三天灌一次跑马水,达到稻田土壤干干湿湿,以确保在灌浆期、抽穗期有足够水分来进行自然扬花灌浆。俗话说:“麦出火焰天,谷出雨绵绵”,意即水稻在抽穗扬花期要小雨绵绵,既有强大的光合作用,也有微风吹来传授花粉,更有雨露来滋养,结出的稻谷那就成了籽粒饱满的金灿灿的稻穗。这就是人们在这个时节对水稻寄予的最大希望,这就是晒秧窝的前后过程和意义所在。
 
        晒秧窝的注意事项:缺水的地方和沙田,晒田这一过程,可轻晒或不晒。下湿田、冷浸田要提前晒。当然,像有些地方长年是冬水田,也可以在水稻抽穗前,(抽穗后不能放鸭子进田!)将鸭子放进水田里,既喂养了鸭子也可清除稻田里的虫害,鸭粪是有机肥料;而这些田也可稻田养鱼,叫做“稻——鱼”兼作模式,既收稻谷,还能吃上环保生态的鲜鱼(秧田鲤鱼),这或许就是上苍赋予川西坝子上人们的一种特别馈赠吧。
 
         晒秧窝,晒的是千百年来人们对多打粮“民以食为天”生活的一种追求,晒的是人们对幸福生活的一种态度,晒的是人们对这种赖以生存技能的传承和发扬。
(尹显富)
 
       附注:水稻晒田的标准是,沙壤土晒至白根翻上来在土表上肉眼可见;泥田是白根翻上来且田土裂开。晒田排水时,容易排完水的田不用抽秧沟、不易排水的稻田则要抽要秧沟。晒好田后,然后复水。复水后采用浅水灌溉,待前一田水自然落干后2—3天,再复淹水,反复至水稻灌浆散籽后停水。晒田后追施钾肥,水稻晒田后复水时(第一次淹水)可追施一次[俄罗斯进口或青海产]氯化钾肥15—20市斤,确保水稻叶片绿色,更好地进行光合作用,以利于积累光合产物输送至籽粒,增加粒重、减少空秕粒、提高单产。同时能增强稻杆的硬度,以利于水稻抵御大风抗倒伏能力,便于稻谷成熟后的机械化收割。
      农业技术指导:彭州市老科协老专家服务团老专家:高级农艺师邹恒贵、沈益成,农艺师丁穆松。
 
 
 
(编辑:晓东 责编:声辉)

    相关文章Related

    返回栏目>>

    Copyright©2008-2019中乡网(xiangzhen.org)版权所有

    川公网安备51050202000200号   蜀ICP备13027954号-1

    投稿邮箱:2135293720@qq.com 电话: 0830-31564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