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栏目
首页三农天地 • 正文

安徽五河县东刘集镇:打好抗旱“组合拳” 守好群众“粮袋子”

发布时间:  

         中乡网五河讯  7月份以来,五河县东刘集镇持续高温少雨,降雨量较常年同期偏少85%,土壤墒情不足。据气象部门预测,近期晴热高温天气还将持续,无有效降雨。部分农田出现干旱、土地龟裂现象,玉米、花生、大豆等农作物生长面临严峻挑战。面对当前旱情,东刘集镇党委、政府以“快速响应、科学调度、多元发力”为原则,通过“排查摸底、靶向突破、综合保障”的工作路径,多措并举打响抗旱保苗“攻坚战”,有效缓解了辖区内灌溉用水压力,为秋粮丰收筑起坚实防线。
 
         强化组织领导,压实抗旱责任。旱情发生后,东刘集镇第一时间成立抗旱保苗工作领导小组,明确责任分工,构建“主要领导统筹、分管领导督导、村组人员落实”的高效工作机制。组织村“两委”、党员代表、网格员开展全域旱情排查,逐户了解抗旱需求,并建立“水源-农田-农户”关联台账。根据摸排台账,召开专题会议,制定科学抗旱方案,统筹调度人力、物力。同时,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动员党员干部下沉抗旱一线,与群众并肩作战,织密抗旱责任网。做到责任落实到人,措施精准到田。
 
         科学调配水源,保障抗旱用水。镇主要领导带队深入田间地头,实地查看干旱情况、水资源情况,针对不同村组、不同地块的实际,制定差异化灌溉方案。一是充分利用境内“怀洪新河”“南沱河”的水资源优势,通过“浍沱引河”“黑泥沟”“沈塘沟”等提前引水入渠,为抗旱工作储备充足水源。二是加快高标准农田项目建设进度,新建、改建和修复大程、代圩、沱河、庄蒋、蒋集泵站5座,疏通出水口118个,构建高效输水网络,实现“有水能灌、有水快灌”目标。三是对于距离水源比较远的“五固路”两边小李、蔡圩、西杨、刘集、小吴、王周等村,充分利用现有的800多眼机井,能用则用;不能用的,由镇村出资洗刷、修复,确保有水抗旱。据统计,通过科学调度,已累计为干旱农田输送灌溉用水数十万立方米,有效缓解了农田“缺水”困境。
 
         加强技术指导,提高抗旱能力。对于水源距离较远的农田,组织农技人员深入田间内,现场指导农户采用滴灌、喷灌等节水灌溉技术,避免水资源浪费。指导农户合理施肥,增强作物抗旱性。推广智能水肥一体机,开展精准灌溉。加强病虫害监测,避免旱情诱发次生灾害。
 
        发动群众参与,形成抗旱合力。 通过镇村大喇叭、微信群、田头会、宣传车等方式,动员群众积极投入抗旱保苗工作。鼓励农户互助合作,共享抽水设备,提高抗旱效率。对于劳力缺失户,村组织公益岗位免费为其抽水抗旱。
 
        做好应急保障,降低旱情影响。对水源紧缺农田,组织人员临时打井,保障基本灌溉需求。镇、村组建“抗旱应急小分队”,及时疏通沟渠、检修设备,保障灌溉系统畅通无阻,让每一滴水都发挥最大效益。“抗旱应急小分队”实行24小时不间断巡查,一旦发现人员中暑、农机安全事故等特殊情况,及时处置到位。
 
        当前,东刘集镇抗旱工作仍在有条不紊地推进中。下一步,东刘集镇将继续打好抗旱“组合拳” ,密切关注天气变化,动态优化抗旱措施,加强水源管理和节水宣传,提高全民节水灌溉意识。同时,进一步凝聚干群合力,形成全镇共同参与抗旱的良好氛围,坚决打赢抗旱保收“持久战”,全力守护群众的“粮袋子”和“钱袋子”,夯实乡村振兴根基。 (文章来源:安徽省五河县 任效宝)
 
 
(编辑:晓东  责编:声辉)

    相关文章Related

    返回栏目>>

    Copyright©2008-2019中乡网(xiangzhen.org)版权所有

    川公网安备51050202000200号   蜀ICP备13027954号-1

    投稿邮箱:2135293720@qq.com 电话: 0830-31564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