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栏目
首页农民风采 • 正文

山东日照:农家女王彦卖薯干带动全村致富 新疆吃货都来买

发布时间:  中国乡镇网

从一个人干,到带领三十多人一起干,从年销量三、五万斤,到年销量三十多万斤,五莲县潮河镇后魏家村37岁的农家女王彦,通过加工薯干不仅让自己的腰包鼓了,还带领周边村民走上了致富的道路。

酒香不怕巷子深 连新疆的“吃货”都慕名购买

清洗、蒸煮、去皮、切片,12月9日,在五莲县潮河镇后魏家村的合作社,6、7名头戴粉色头巾、身着统一工作服的妇女在热气腾腾的车间内熟练的拿着刚蒸煮好的地瓜削皮、切片。

“这边的地瓜干属于自然晾晒甜味大,这边用烘干设备烘干的有嚼劲。”此时,在另一边的销售车间,王彦正在跟几名慕名前来的顾客介绍自家的薯干。

王女士来自日照市一家公司,她告诉记者,地瓜干营养丰富,绿色纯天然,老少咸宜这次来主要是买点回去给员工发点福利。

当天慕名而来的不仅王女士,56岁的徐先生9日一大早就骑着摩托车从奎山老家出发,行驶一个多小时才到这里。“我想买点地瓜干到集市上卖,今天本来只是来看看。没想到地瓜干的质量好价格还不贵,就买了400块钱的货。”

王彦告诉记者,农历9月底至来年清明前是地瓜干销售的旺季,也是他们最忙的时候。除了忙着加工,还需往全国各地发货,此时他们每天的销售量都在2000斤以上。“顾客除了省内的,最远可达新疆。”

10多年严把质量关 成立合作社带领农户抱团闯市场

王彦所收购的地瓜全部来自五莲本地,特别是魏家村的丘陵地富含磷、钾,种出来的红薯甜度大、品质好,加工出来的薯干销路好,2000年前后一度销到了日本、韩国等地,随着市场行情的一路攀升,仅后魏家村就涌现出100多家薯干加工户。

2005年,当时26岁的王彦萌发了加工薯干的想法。连最基本的地瓜品种都分不清的她,凭着一腔热情投入到这个行业,为了尽快掌握技术要领,她阅读了大量有关红薯种植、薯干加工、经营管理的书籍,并到处虚心请教,接受所有同行人的指导。

经过她的坚持与努力,当年4个月的加工与销售,纯利润就在3万元左右。取得开门红的她更加坚定了发展薯干这一特色农产品的信心,也取得了家人和乡亲们的支持和认可。

2008年,魏家薯干产业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很大,大部分加工户停止生产,从此以后逐年减少,加上没有统一的管理,产品质量参差不齐,产品缺乏市场竞争力,薯干产业日渐萧条。

2015年,为避免互相压价抢市场的无序竞争,王彦带领加工户抱团闯市场,联合仅剩的15家加工户,牵头成立了魏家薯干专业合作社,无偿提供自家房屋200平方米用于合作社办公室和包装车间。按照“合作社+农户”的模式,统一注册“薯山行”商标,统一印制包装,统一提供技术指导,统一收购地瓜,统一薯干销售价格。

十多年的打拼,让王彦深深懂得,薯干加工可没想像的那么简单,红薯品种的选择、质量的把关、蒸煮时间的长短、红薯糖分的转化程度、薯干分切的方向与厚薄、晾晒的软硬度……每一个细节都关系着薯干的质量、口感,影响着销量,都需要严格标准要求。

她经常深入走访红薯种植户,一起探讨种植技术,严把红薯收购质量关。加工时节,她不放过清洗、蒸煮、去皮、切片、晾晒、挑拣、包装等任何一个环节,忙碌的身影穿梭其中细细查看并随时提醒。

线下线上同步销售 提升红薯附加值,争取通过QS认证

随着信息化的发展,王彦敏锐地捕捉到“互联网+”带来的市场机遇,她积极参加电商、微商培训,学习先进的网上营销技巧,在巩固发展大批发商的同时,与多家土特产实体店和多家电商达成20多个合作协议,实现了线下线上同步销售,把“魏家薯干”这一具有浓郁乡土气息的小食品,销售到了包括北上广等大城市在内的全国各地,成为广大消费者追捧的“绿色零食”。

为开发、销售更多的红薯产品,她成立了莲海农产品开发有限公司,主营农副产品收购与销售,也为合作社提供后续服务。新推出的纯手工地瓜煎饼和礼品盒装薯干深受顾客欢迎,仅2016年春节前后,就售出三万余张煎饼和四千余盒薯干。

对于未来,王彦也有了新的规划:她将签约更多的种植户,统一提供薯苗,统一种植标准,实行保护价收购。还要购买烘干机,让薯干晾晒不再受天气影响。在增加薯干、煎饼品种的同时,进行地瓜面、地瓜秧深加工,提升红薯附加值,争取通过QS认证,打造“薯山行”品牌,为群众创造更多的增收、就业机会,一起致富奔小康。

    相关文章Related

    返回栏目>>

    Copyright©2008-2019中乡网(xiangzhen.org)版权所有

    川公网安备51050202000200号   蜀ICP备13027954号-1

    投稿邮箱:2135293720@qq.com 电话: 0830-31564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