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是诗词的国度。在中国古代浩如烟海的诗词中,古代清官廉吏们创作的一首首诗词带着历史的沉思、清廉的劝诫、高洁的操守,抨击了贪婪的无耻与愚蠢,弘扬了清廉的价值与精神,在我国文学艺术领域留下了灿烂光辉,也为我国廉政文化的思想宝库增添了精神财富,为我们今天弘扬清廉文化、加强廉洁建设提供了宝贵的思想武器。
做官一日三省、自律自警,这一点古代清官更是如此。宋代包拯,人称“包青天”,曾任端州(今广东肇庆)知军州事,公事之余写过一首五律诗《书端州郡斋壁》,诗曰:“清心为治本,直道是身谋。秀干终成栋,精钢不作钩。仓充鼠雀喜,草尽兔狐愁。史册有遗训,毋贻来者羞。”此诗前四句从正面道出了做官先做人的道理,后四句则以鼠雀兔狐为喻,揭露了贪官污吏的思想心态,语言质朴、含意深刻,可以作为官员们立身处世、为官自省的座右铭。
清朝张伯行,仪封(今河南兰考县)人,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考中进士,官至礼部尚书。历官二十余年,从来不受下属分文赠礼,以清廉刚直著称。康熙皇帝南巡时,因其任江苏按察使期间特别清廉,赞扬他“江南第一清官”并晋升为福建巡抚。到任后,为杜绝送礼者,张伯行便写了一首《禁止馈送檄》,张贴在衙门外:“一丝一粒,我之名节;一厘一毫,民之膏脂。宽一分,民受赐不止一分;取一文,我为人不值一文。谁云交际之常,廉耻实伤;倘非不义之财,此物何来?”作为一个封建时代的官员,既把倡廉与个人操守相提,又把反腐提高到民生高度,实在难能可贵。
面对权钱诱惑,古代清官们不仅能够自律自警,而且敢于向行贿人说“不”。明代名臣于谦,字廷益,钱塘(今杭州)人,曾任河南巡抚、山西巡抚、兵部尚书、监察御史,以刚正清廉的高尚品格闻名于世。他有两首反腐诗作,一首是《入京诗》,诗曰:“绢帕蘑菇与线香,本资民用反为殃。清风两袖朝天去,免得闾阎话短长。”这首诗是他任河南巡抚时所作,当时太监王振把持朝政,官场腐败,贿赂公行,大臣进京,要向他馈送重金或土特产。河南土产蘑菇、线香很有名,官员们常常赠送当权者,于谦对此深恶痛绝。前两句正是对这种行为毫不留情的讽刺,后两句则表明了自己决不同流合污的态度。他的另一首反腐诗名为《初度》,诗曰:“喜剩门前无贺客,绝胜厨传有悬鱼。清风一枕南窗卧,闲阅床头几卷书。”这首诗的第二句引用的“羊续悬鱼”典故,出自东汉清官羊续在南阳任上的一段佳话。庐江太守羊续拒不受礼,有个下属给他送鱼,羊续再三拒绝不成,便将鱼悬于檐下,直到晒成鱼干,从此再无人敢向他送礼了。这首诗也是一首藏头诗,把每一句头一个字单独拿出来念,为“喜绝清闲”,诗人认为做官要想过平常人一样清闲舒适的日子,就要有羊续悬鱼一样的清廉操守。
用诗词总结自己的为官一任,表达自己的为官清白,是古代清官述职述廉的有效方式。明代况钟,字伯津,江西靖安人,宣德五年(1430年)外放苏州知府,在任13年。到任后,况钟严惩贪官污吏,平反冤狱,兴修学府,关心民间疾苦,深受百姓拥戴,人称“况青天”。正统五年(1440年),他任满赴京考绩,写下一首诗:“检点行囊一担轻,长安望去几多程。停鞭静忆为官日,事事堪称天日盟。”这首诗中第一句和最后一句尤见况钟之清之廉:廉得在一地为官十余年,临别时仍是简易轻便的行囊;清得为官中所处理的每一件事都可鉴日月。
古代清官们严于律己的同时,对亲友、家庭的不廉行为也以诗词形式劝廉止贪。清代康熙年间宰相张英是安徽桐城人。当时,桐城有一家姓叶的与张家争地界。张家人就给京城为官的张英写信,要他回家处理这件事。张英赶紧给家人写诗一首:“一纸书来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长城万里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张家人读诗后主动拆墙,让出三尺;叶家深受感动,也后退三尺,形成如今的“六尺巷”。这首诗反映了张英位居庙堂之高,不仅自己能够廉洁自律,还能阻止家人借权谋私。
还是在清代,陕人刘玉在四川任官,托人给家中捎回川红花二斤,其父拒不收纳,还写诗一首进行告诫:“家中平安告尔知,谷粮岁入小有余。丝毫不用蜀中物,好做清官答圣时。”这首诗中,刘父告诫儿子,清廉乃为官之本。只要为官忠诚爱民,就是对父母最大的孝敬。
做官清廉为本,这是古代清官的标志。但是,从古至今也有不少为官者经不住权钱美色的诱惑,最终身陷囹圄。他们同样也以诗词的形式表达自己的悔恨之情。唐朝贪官陈璠,曾任宿州太守,因贪赃被处以极刑,临刑前悔恨不已,写诗云:“积玉堆金官又崇,祸来倏忽变成空。五年荣贵今何在,不异南柯一梦中。”这首诗不算什么好诗,但他告诉世人,伸手者必被捉,贪得的所有“荣贵”,最终都会是“南柯一梦”。
宋朝奸相蔡京,是北宋最腐败昏庸的宰相之一。靖康元年(1126年),宋钦宗即位后,蔡京被贬岭南,他在举家南逃的路上写过一首《西江月》:“八十一年往事,四千里外无家。如今流落向天涯。梦到瑶池阙下。玉殿五回命相,彤庭几度宣麻。止因贪此恋荣华。便有如今事也。”这首词高度概括了蔡京自己一生的经历,直接点明了“无家可归”的“如今事”是由自己“恋荣华”所造成的,值得后人鉴戒。
清朝大贪官和珅临死前也写了一首五言诗:“月色明如许,嗟尔困不伸。百年原是梦,卅载枉劳神。室暗难挨暮,墙高不见春。星辰环冷月,缧绁泣孤臣。对景伤前事,怀才误此身。余生烊无几,辜负九重仁。”这首诗描写的牢狱生活,就连我们平常人也备感凄凉。可想一个享受了几十年荣华富贵的人,身陷囹圄该是怎样的心境。可悲的是和珅并没有像蔡京那样能够找到自己落得如此下场的原因,仍认为“怀才误此身”。不过,他对牢狱生活的真实刻画,也足以给为官者以警醒了。
中华民族是重义轻利的民族,包拯、于谦、况钟、张伯行、郑板桥……这些彪炳青史的清官廉吏,他们或为自律自警、或为反腐拒腐、或为劝廉助廉、或为述职述廉而作的诗词,表达了中华民族清官廉吏的官德官风、政治愿望等为官之道,其中蕴藏着许多廉洁智慧,永远值得后人品味、传诵和汲取。
责任编辑:陈雪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