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一度“学雷锋纪念日”,再次到来,各地方志愿服务、送温暖、看望孤寡老人等活动也都开始了。在今天,我们能发现,平时冷清的公园路突然多了许多志愿者、服务队,他们戴着袖套,在雷锋雕塑下敬礼、发誓或是开展各类清理、指路等志愿服务活动,一片闹腾。
总的来说,这些活动开展的很好,也十分有意义。从公务员到私企员工、从老人到小孩,大家都谈论着“雷锋”过去的传奇事迹,谈论着如何才能做好志愿服务,整个社会都弥散着一股学雷锋精神,争做志愿服务的好风气。
但让人感到尴尬的是,当下社会中却有一些同“雷锋精神”不相融合甚至是违背的风气在渐渐凝聚,“有人摔倒-不能扶”,“有人询路-不知道”,“找人办事-躲远点”,这都是真实,写照,仿佛在告诉我们当下社会中的“信任”已经越来越少,“雷锋精神”也是趋之渐无,更不再是时代的新风尚、时代的精神内涵,而单单仅存于3月5日这一天。于此我们不得不反问,一天游的“志愿服务”有意义吗?一个连摔倒群众都不愿扶的城市能配得起“文明”这个称号吗?“雷锋精神”又到哪里去了?是否说,我们应当反思当前社会风气,反思当下为何“向雷锋学习”成为了一句空话、套话。
其实,每当社会发生了所谓“道德滑坡”的事件后,总有很多声音出来呼喊,要求重建社会道德。实际上这些声音呼唤的就是社会“正能量”,但要这些“正能量”真真正正爆发出来,还要靠每个个体用自发的“助人为乐”的行以及每一个“谦让”、一句“谢谢”、一次“没关系”,来积沙成塔,也只有这样“雷锋精神”的“正能量”才能裂变至整个社会。
所以我们现在应该感谢诸如孙茂芳、阿里木、胡忠、张平宜这样的人们,因为他们在社会中一直坚守“雷锋精神”并为之实践;也正是因为他们,我们也到看了“雷锋精神”所内涵的巨大“正能量”。所以,我们应当用实际行动加入到实践“雷锋精神”队伍中去,用实际行动来扶起那到下朋友,用耐心解释来帮助那些外来不识路的朋友,对每一次别人给予的帮助说声“谢谢”,对每个因我所发生的失误说声“抱歉”,这样就能裂变“雷锋精神”,“雷锋”就会越来越多,那么“雷锋”定会永存,“雷锋精神”永远不死。
作者:忘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