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栏目
首页医疗卫生 • 正文

17日是世界早产儿日 “迷你宝宝”需特别医护

发布时间:  江山多娇

  11月17日是世界早产儿日。早产儿未足月出生,从胎龄和体重上来看属于“迷你宝宝”。作为江苏省首批新生儿危急重症救治中心,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儿科平均每年转运抢救1500余名危重儿,其中多数为早产儿。

  早产儿是指胎龄<37周、体重<2.5千克的新生儿,美国妇产学会对早产儿的最新界定是选择性剖宫产、胎龄<39周的新生儿。他们不仅长相稚嫩,脏器发育也不成熟。中大医院儿科主任乔立兴说,高龄产妇、试管婴儿增多,妊娠并发症、多次流产史、生活方式不健康等,带来早产儿的增多。“我们抢救的患儿中最多的是早产儿(胎龄28-37周),随着医学的进步,存活的早产儿也突破书面的定义,23-25周的都有。”

  早产儿未足月就出生,机体还未发育完全,相对于足月生产的宝宝更容易被并发症缠身,常常会发生呼吸窘迫、窒息、肺部发育不全、神经系统异常、发育迟缓、先天性心脏病、新生儿败血症等重症疾病。因此,医护人员须在第一时间作出判断,给予有效治疗,甚至要一天十几次紧急抢救。比如感染的患者通常会发热、体温波动,但早产儿感染可能就是吃奶差一些,反应慢一些;颅内出血的早产儿并非都会出现惊厥,而是表现为呼吸暂停……这就需要儿科医生“慧眼识病”,严密监测,及时处理。

 
 

    相关文章Related

    返回栏目>>

    Copyright©2008-2019中乡网(xiangzhen.org)版权所有

    川公网安备51050202000200号   蜀ICP备13027954号-1

    投稿邮箱:2135293720@qq.com 电话: 0830-31564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