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栏目
首页干部培训 • 正文

四川广安华蓥:乡村干部学习“有一套

发布时间:  芃羽

四川省华蓥市红岩乡开启“定期学+自学+微信分享”学习模式——

乡村干部学习“有一套”

位于大山深处的四川省华蓥市红岩乡,是一个仅有4000余人的“袖珍乡”。由于乡上的青壮年大多外出务工,平时留守在家的只剩下1000余人,且大多是老人和孩子。

“在红岩乡当干部,从精准扶贫、办理低保到帮老人换灯泡,啥事都得办好。”红岩乡党委书记阳天勇说,面对琐碎的日常工作,乡上组织机关和村干部开启“定期学+自学+微信分享”学习模式,通过不断强化学习,从而更好地处理农村工作。

定期“摆擂台”

乡村干部相互切磋成常态

3月1日,华蓥山下着蒙蒙细雨。位于大山中段的红岩乡政府会议室里,28名机关干部、村党支部书记和村主任坐在一起,进行每个月定期举行的集中交流和学习。

第一个上台交流的是有着15年农村工作经历的副乡长朱国圣。“红岩乡是山区,清明节马上要到了,做好护林防火工作,工作要实,功夫要细。”朱国圣从护林防火讲起,J结合自身工作经历,从春季动物防疫、做好H7N9型禽流感预防和宣传等入手,毫不保留地传授自己对“三农工作”的绝活。

朱国圣交流结束后,红岩乡的法律专家张贝向乡村干部讲述新时期下如何在法律框架内做好信访工作。张贝是华蓥市引进的法律专业高层次人才,曾运用法律知识为国有企业追讨了上千万元的资金。结合农村实际和当前信访工作特点,他用通俗易懂和语言,为大家上了一堂生动的法律和信访课。

随后,红岩乡的机关干部、6个村的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还一起学习了政治、纪律等方面的知识和要求。

“村看村,户看户,群众看干部。实践证明,农村工作搞得好不好,农村发展快不快,与我们基层干部的素质高低有直接关系。”阳天勇介绍说,红岩乡通过在乡内定期“摆擂台”,不仅集中学习上级政策和要求,还会让乡机关和村干部互相交流各自工作经验和感悟,不断提升大家的政治素养和业务能力。

结合岗位“自学”

提高带领群众脱贫致富本领

除了参加红岩乡组织的各类集中培训和学习,乡村干部们另一个主流的学习模式就是强化自学能力,学习内容主要是与各自工作岗位紧密相关的专业知识。

芭蕉村是红岩乡拟定2017年“摘帽”的贫困村,村支两委今年最重要的工作想办法带领村民脱贫致富。村党支部书记曾华云告诉记者,村里原来有一个100亩的茶场,主要种植本地绿茶,后来由于茶场一直处于亏损状态,业主放弃了,茶场也随之荒废。

“我们几个村干部,包括一些社长、党员,今年读得最多的就是与茶叶种植有关的书。”村党支部书记曾华云说,村里今年准备将闲置茶场利用起来,重新进行抚育,再寻找合适的业主承包。

和芭蕉村相似,红岩乡不少机关、村干部的学习重点都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和针对性。乡里负责扶贫重点项目建设的干部蒋勇“晒”的书单主要是工程建设类,从事综合协调工作的干部吴莉的学习内容则主要是制度化建设与行政管理,茶园村党支部书记胡灵仙喜欢阅读农业科技类书籍……

微信分享

学习内容日益多元化

随着时代的发展,红岩乡镇村干部的学习方式和内容也在悄然发生改变。特别是一批“80后”“90后”加入基层干部队伍,甚至走上领导岗位,镇村干部的学习越来越多元化。除了在学习会中交流经济、政治、法律、管理等方面的学习体会和工作经验,不少镇村干部还通过微信、微博等媒介分享文学、艺术、生活、历史等类别的好文章、好书籍。

“我们不仅是新时代的农村干部,也是喜欢阅读、渴望分享的年轻人。”“85后”、同样喜爱阅读的红岩乡乡长尹小伟说,在党的领导下,农村早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当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将青春播撒在农村这个广袤舞台时,年轻化、知识化、时尚化逐渐成为农村干部的“新标签”。

    相关文章Related

    返回栏目>>

    Copyright©2008-2019中乡网(xiangzhen.org)版权所有

    川公网安备51050202000200号   蜀ICP备13027954号-1

    投稿邮箱:2135293720@qq.com 电话: 0830-31564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