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栏目
首页农民风采 • 正文

重庆首个民间河长 把“臭水沟”变成特色景观旅游地

发布时间:  江山多娇

民间河长何波。记者 李裕锟 摄

  个人感言:现在农村老龄化,能够留下来的年轻人少得可怜,想要农村发展真的需要年轻人回乡做一些事情。

  4月的重庆,天高云淡。在重庆市合川区三庙镇三庙河响水滩段,几位妇女正在河边洗衣择菜,不远处,一位老农拉着牛犁地,黄灿灿的油菜花作点缀,一幅恬静的田园景象。谁又能想到,一年前,这里还是人人路过都要捂鼻的“臭水沟”。而这背后,离不开一个叫何波的90后。

何波翻阅最近的巡河图文记录。记者 李裕锟 摄

  入选

  有威望又爱公益 他成了重庆首个民间河长

  “今天天气好哟,又出来洗衣服啦!”4月的一天,何波像往常一样来到三庙河响水滩段清淤,跟村民们亲切地寒暄着。两下功夫,他就换上了一件荧光黄的马甲,抄起3米多长的竹竿滤网,开始清理河中的漂浮物。

  这样的生活,何波已经坚持了快一年。

  为了保护河道环境、预防水域污染,2017年5月,通过自荐和层层筛选,最终三庙镇党委、政府联合为何波颁发了民间河长聘书,他不仅是合川第一个民间河长,也是重庆市第一个民间河长。

  何波是个90后,个子不高,身材清瘦,很难把他和“河长”这个极具挑战性的工作,联想到一起。何波总是笑笑说:“这是我生长的地方,我们年轻人都不做,还有哪个做嘛。”

  在三庙镇镇长徐英禄看来,何波是再合适不过的人选。“我们需要一个有威望的人来当河长,何波很孝顺,能够放下在重庆已经发展得很好的事业,回家照顾病重的父亲,而且经常性地参加公益活动,每年捐助贫困学生,所以我们选中了他。”

  何波主要负责三庙河余家滩至响水滩约两公里河段,履行河段巡查员、宣传员、参谋员、联络员和示范员职责,推进所辖河段河长制工作。为此,他一个月平均要巡查四次,观察河流动态、清理河面垃圾、监督电鱼投毒等违法行为等。

  这份工作没有薪资,而且还得罪人,很多村民都想不通,何波为什么要揽下来这个“重担子”?“我记得小时候村里的河里有鱼虾,还能洗菜做饭,随着人们的生活越来越好,环境反而越来越差。我回来的时候,河水都是黑乎乎的,上面还漂着油垢、垃圾、动物尸体……老百姓什么都往河里扔。”何波觉得自己必须要做点什么了。

何波一边关心村民的耕种情况,一边提醒耕地的村民小心勿把田里的水流进三庙河里。记者 李裕锟 摄

何波在堤坎上为村民科普环保意识,提醒村民洗衣服切勿遗留杂物和垃圾在水里。记者 李裕锟 摄

  上任

  看了不少脸色 他不嫌脏累终得到认可

  “叔叔,家里的这些垃圾不能再往河里丢了,天气热了你闻好臭嘛,还招蚊子。”“娘娘,家里的鸡鸭鹅别再往河里赶了,粪便排出得多了,水都是臭的。”……

  一开始,何波总是好声好气地招呼着。但多年养成的习惯,哪能说改就改,村民给了这个河长不少“脸色”。“这个河又不是你的,你让我不往河里赶我就不赶嗦。”

  于是,何波和志愿者们只有一户户地上门劝说、引导,还帮村民用竹栏围成圈,把家禽进行圈养。农闲的时候,何波还和志愿者们进行了污水改道,乘着小船一点一点打捞漂浮物。

  重庆的冬天寒气刺骨,何波也从没偷过一次懒,穿着橡胶水裤下河打捞漂浮物。有一次,他一不小心踩到了深坑里,陷了进去,全身都湿透了,第一反应马上爬上了岸,但没过两秒,他又跳进了河里,湿都湿了,索性继续下去捞吧。这一捞,就是半个多小时。

  村民们看在眼里,记在心里,渐渐被这个清瘦的大男孩打动了,环保队伍越来越壮大。

  不但告诉他们“不要丢”,何波还告诉他们要“往哪丢”。为此,何波联系了三庙镇政府,在村里安上了几个垃圾箱。村民的意识慢慢在提高,戴花村的容貌也渐渐变了样。

  先是垃圾越来越少,河水慢慢变干净了,就连许久没来造访的小鸟也爱来戴花村了。“我把这边的环境搞好点,既能吃得好,又能洗衣服,这些全都靠何波。”岸边,正在洗菜的陈婆婆笑得像一朵花。

何波与志愿者一起清理河中的漂浮物。记者 李裕锟 摄

  计划

  振兴乡村 吸引更多年轻人回乡掘金

  水清了,岸绿了,如何让村民的生活变得更多彩?何波又陷入了思考。

  “刚回来的时候,老家根本不是这样,没有水泥路,村里剩的都是老人,稻田都是荒起的。”何波望着戴花村的地形,河流贯穿而过,形似一座小岛,于是,他想到了荷花。“荷花既有观赏价值,莲蓬莲子也有经济价值。”

  为此,他专门到江西中国莲子研究所引进“太空莲”品种,回来后又开荒下种,流转了60多亩土地,与两个朋友一起,投入18万余元开发了“响水滩荷田”。

  “这种莲子新鲜时可以当水果,味道甜糯;成熟后就是药材,清心养胃、宁心安神,很有价值。”何波开始带领着村里的贫困户一起种植荷花。

经过何波与同事的一同治理,三庙河从以往严重的垃圾堵塞状况变成了生态绿色的清澈河流。记者 李裕锟 摄

  2016年,何波投入了18万元 流转土地60余亩,收益达到了25万元。第二年,他又投资了25万元发展农村电子商务,销售特色农产品,主要是做莲子包装与推广,收益达到了50多万。村民的收入也跟着直线上升,以前,村民种稻谷每亩仅有几百块的收入,如今平均能达到四千元左右,收入高的甚至可以达到8000多元。

  不仅莲子十分畅销,通过旅游带动效应,当地的农特产品也跟着沾了光。初夏时,荷花连绵、美不胜收的荷田能吸引数万游客到园里来观光游览,何波同时又在网络平台上同步销售,村里的土鸡、土鸭、红苕粉等农特产被“一抢而空”,村民们笑得合不拢嘴。

  随着名气渐渐打响,三庙镇还入选了重庆市第三批特色景观旅游名镇,响水滩荷田是其中首批打造的亮点。与此同时,何波还在挖掘当地传统民俗文化—“坐歌堂”,希望把这个打造成一个表演形式供游客观赏,传承巴渝文化、农耕文化。

  现在,何波既是镇人大代表又是本土引进人才,他所思考的问题也更深、更远。

  “现在农村老龄化,能够留下来的年轻人少得可怜,想要农村发展真的需要年轻人回乡做一些事情。”随着国家提出“乡村振兴”的口号,何波也变得信心满满,“一步一步走,把原生原味的田园风味留住,再把绿色农产品推广到全市全国,让农村也成为掘金热土。”

    相关文章Related

    返回栏目>>

    Copyright©2008-2019中乡网(xiangzhen.org)版权所有

    川公网安备51050202000200号   蜀ICP备13027954号-1

    投稿邮箱:2135293720@qq.com 电话: 0830-31564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