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近期各个省开始进入省市自治区公务员笔试期,各地公务员考试数量整体下降已成定局。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统计各地的数字发现,目前各地仅仅有内蒙古等极少数地区报考公务员数量有些上升,大部分地区是招考数和实际交费数双降。
但是有意思的是,尽管整体报考数字下降,但一些综合性的省市行政岗位依然很热,几百上千人报一个职位现象依然存在;另一方面,大批的公检法和基层岗位却无人问津。
如何看待这种冷热不均的结构性特征以及下一步的公务员制度改革,21世纪经济报道(以下简称《21世纪》)专访了竹立家教授。
竹立家不仅为国家行政学院教授,公共行政教研室主任,兼任中国行政学研究会常务理事,还有在地方政府担任领导的经历。对于公务员选拔以及薪酬制度改革,他有长期的研究。
他认为,目前公务员考试仍整体偏热。“公务员毕竟还是相对比较稳定的职业,和其他职业比起来职业安全感较强,福利待遇比较好。”
但他同时认为,公务员在国外没有特权,但是在中国作为官本位国家,未来随着特权逐步取消,报考人数下降是一个必然趋势。
目前十八届三中全会对于下一步公务员的改革,提出“推行公务员职务与职级并行、职级与待遇挂钩制度,加快建立专业技术类、行政执法类公务员和聘任人员管理制度”的思路。也就是说,公务员将部分去行政化。
公务员仍热
《21世纪》:今年大部分省市公务员考试报考人数下降,这是否说明公务员热退烧?
竹立家:有两个现象要注意:下降是因为今年的招考人数也在下降,需要的人少,招考岗位和报考人数双下降,但比例没有太大下降;第二,热门岗位比例没有下降,反而上升。
公务员招考每年的数量是一致的,有丰年和欠收年。如果这一年退休人数比较多,岗位需求比较多,那就招的比较多,反之一样。
目前,我们不能得出结论说,公务员变冷了。不能说“好多人不愿意报考公务员,就说公务员不是热门职业”。公务员毕竟还是相对比较稳定的职业,和其他职业比起来职业安全感较强,福利待遇比较好。
但公务员报考人数少了,也很正常。随着经济的发展,现在社会可供选择的岗位增多,其他职业的薪资水平、保障水平也在提高,适合于毕业大学生的岗位也在增加,不一定要集中于公务员这个岗位。
《21世纪》:武汉发改委主任辞职下海,广东公安处长去了格力,新一轮公务员下海潮出现?
竹立家:这是些个例,我可以肯定的讲,这不是一个趋势。每年都有个别官员辞职下海,今年也并不是很突出。我个人认为,公务员下海,不仅是在中国,在世界,也不罕见。到民营企业也好,到公共机构也好,很正常。
中国公务员的辞职率还是比较低,粗略估算了一下,中国公务员辞职率是0.1%-3%之间,国外一般是1%-3%之间,我们和国外比起来还是差很远。
《21世纪》:现在很多基层的岗位注明,要适应长期出差的要求,还有的注明条件艰苦,导致报名的人很少,比如监狱警察、特警、公安等,以及乡镇的干部、收税干部,为什么?
竹立家:从各个国家经验来看,比较艰苦、偏远、危险的岗位,可能报的人比较少,这是一个非常正常的趋势,这不光是中国特有的现象,国外也一样。
中国新一代年轻人,他们选择工作岗位、职业类型更加理性化。
比较危险、偏远的岗位,没有奉献精神的人可能不会去。但是并不是说这些岗位就招不到人,也能招到人。危险、艰苦、偏远岗位在美国、日本都有,照样可以招到人。总会有一些人愿意为公共服务,为国家奉献。
像公检法过去是很吃香的,但现在这些岗位可能变冷,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学法律政法专业的人,职业选择的面更宽,不当公务员,收入、前途、声望等,可能比进入公务员队伍更好。
公务员福利回归正常
《21世纪》:有人说这与公务员福利减少有关。比如,现在国家要推公车改革等,您对此怎么看?
竹立家:这与中国人的官本位固化有关,公务员在中国不会是一个冷门行业。但随着改革推进,报考人数下降,这是一个必然趋势。随着其他机会增加,其他职业社会地位的提高,人们的选择更加多元化,公务员热降温是一个好事。
《21世纪》:公务员医疗要和全社会并轨,是否说明未来公务员福利下降?
竹立家:公务员福利下降之类的说法都是伪命题。我认为,未来公务员福利不会下降,不论是福利待遇还是工资水平、退休金待遇,都是国家法律法规保障的,不会说变就变的。
公务员这个职业在全世界都一样,它有几个优势:职业安全感,这是其他职业没法比的,无论哪种职业都没有公务员安全感强;第二,在全世界也一样,公务员薪资水平和社会其他行业相比,是一个中等甚至偏下的水平,并不是比社会平均水平高。它主要特点是职业安全强,很多人追求这种安全感,像日本、韩国,他们还是接受的。
但医疗养老并轨,是世界性的趋势。公务员首先是公民,像过去那种随便看病的状况会有所改变。目前不能说福利水平下降,而是说福利要回归正常。过去是不正常,有特权。
从目前来看,我们国家公务员的薪资水平、职业安全感还是比较高的,社会福利水平和其他行业相比还是有保障的。
建立薪资年度增长机制
《21世纪》: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在艰苦边远地区适当降低进入门槛,需要涨薪吗?
竹立家:中国现在的公共服务水平还比较低,尤其是在基层,像医疗条件、办学水平、治安条件,都不如大城市,有一些差距。
因此,鼓励公务员,鼓励大学毕业生、研究生到基层工作,适当提高对这类人群的优惠条件,这是非常正常、非常必要的。
但我认为,在艰苦边远地区可以适当降低进入门槛,但不需要涨薪。世界范围看,各个层级的公务员的录用标准是不一样的。我们对公务员的录用招用,还是要客观尝试,因岗位来确定录用标准。不能说什么岗位都要大学毕业生,这就浪费人才了。所以说,不是放宽公务员录用标准,而是实事求是地确定公务员录用标准。
公务员属于社会的一个特殊劳动群体,其工作性质是为国家和公众利益服务,工作目的是追求公共利益最大化;其薪资是由公共财政支出,说到底是由纳税人或人民来供养。
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较高的今天,公务员的薪资水平普遍偏低也是事实,特别是基层和一般公务员的薪资水平偏低,增资机制不健全、不规范的现象较为突出,对公务员的工作情绪和心态产生了不良影响。
因此,参照国家经济增长的速度,形成良性的、规范的、常态化的公务员和事业单位人员薪资年度增长机制,是推进公务员制度和事业单位改革的核心环节和当务之急,对稳定公务员队伍,提高国家治理效率,为社会提供优质的公共服务都有重要意义。
《21世纪》: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深化公务员分类改革,公务员职务与职级并行、职级与待遇挂钩制度,加快建立专业技术类、行政执法类公务员和聘任人员管理制度,你怎么看?
竹立家:公务员制度改革的前提是分类制度改革,公务员分类制度改革之后,每一类公务员的晋升等机制就会比较规范化了。人都是追求利益最大化的,公务员也是人,公务员也会追求工资的增长,公务员也要过正常的生活。公务员职务与职级并行,即使你不当处长,你的职级在增长,那么你的工资也会增长。
分类改革方向是对的,但关键是要把类分清楚,不能搞混淆了。比如说,既是干部,又是院士,我们两院的行政干部百分之七八十是院士,以后要避免这种情况。毕竟通过行政级别获取技术方面的利益,不利于激发科研人员的创新性。
而薪酬发放,从全世界范围来看,是从岗位责任和职级角度来发放的。从来没有说是以官位角度来发放的。就只有在中国才这样,所以大家才追求当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