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栏目
首页魅力乡镇 • 正文

保持古建筑原貌是重中之重

发布时间:  

       雨后古城清新安静,青苔与爬山虎伏在青砖黛瓦的屋角和斑驳灰白的城墙,默默坚守那远去的记忆。循南门大街直往前走,不见前朝忙碌的青弋江港口,北返寻踪,堆落在屋角的竹篾器,成了北面花街盛世年华最后一道浮光掠影。

  据悉,为使这片见证芜湖历史的土地重焕生机,一场关于古城规划开发的攸关抉择正紧锣密鼓展开。项目启动后,我市面向全国广邀高水平规划设计团队,以《芜湖古城规划导则》为基础,参与芜湖古城整治保护规划设计竞赛。在现场踏勘、调研、反复沟通交流的基础上,最终形成了三个规划设计方案。目前,三个方案正通过市民心声网站等网络平台广泛开展民意征集。

在翻修古城建筑时,保持古建筑原貌是重中之重。
在翻修古城建筑时,保持古建筑原貌是重中之重。

始建于北宋元符三年(1100)的大成殿,记录着古城的过往。
始建于北宋元符三年(1100)的大成殿,记录着古城的过往。

  古城掠影寻踪 追忆似水年华

  摊开古城历史画卷,衙署前门、小天朝、大成殿、城隍庙这些标志性“老芜湖”建筑已成为记录这片天地最原汁原味的坐标。故地重访,岁月更迭,遗留下来的芜湖古城部分巷道仍保持着明清时期的整体格局,置身其中,仿佛遁入历史长河。

  芜湖西倚长江,青弋江穿城而过,便捷的水路交通,使得各路商贾云集于此。众多徽商更是把它作为商业往来的桥头堡,运销货物的主要转口通道,在此处傍水而居。繁荣的商业贸易带动了芜湖的城市建设,沿青弋江畔,商会钱庄,民间作坊,百年老店、兴盛米市与车水马龙的街巷、繁忙渡口互通交织。自芜湖1876年开埠通商以来,西学之风渐进,外来文化和芜湖社会经济迅速交融,传统古邑与西式建筑并济共存,商贾辐辏进一步发展,使得芜湖城迅速扩张,成为安徽沿江地区最繁华的的城市。

拆迁过程中,具有历史意义的石碑、石材、木梁等材料被完整保存下来,等待古城建设时加以利用。
拆迁过程中,具有历史意义的石碑、石材、木梁等材料被完整保存下来,等待古城建设时加以利用。

  据史料记载,有关芜湖置县历史,可一直追溯到公元前109年。直到东汉末年,魏、蜀、吴三国鼎立,为拱卫都城建邺(今南京)的安全,于黄武二年(公元223年),将芜湖城迁至县内鸡毛山一带,这也是芜湖作为“城”的最早记忆,芜湖古城的雏形就此形成。芜湖县城迁移到此地后,芜湖成了连接东西南北的交通要道和军事重地。自宋以后,元、明、清至民国700余年,芜湖古城因战火屡遭焚毁,多次原址重建。清顺治十五年(1658年)在明代城基上重修,划长街于城外。至光绪二年,芜湖辟为通商口岸,将残破的城垣拓为环城马路。城内主要由花街、南正街、薪市街、儒林街和萧家巷等历史街区构成,街两旁店铺林立,多为两层砖木结构的楼房,呈徽派民居风格,前店后场,街面材料一律为青石板和麻石条,下设阴沟。其中形成于明万历年间的南正街是我市最早的商业步行街,至今仍保留着江南历史传统步行街的风貌。

 芜湖古城街面都是由青石板和麻石条建成,花街街面还保持石板路原貌。
芜湖古城街面都是由青石板和麻石条建成,花街街面还保持石板路原貌。

  采撷历史记录,一条老街,一处巷口皆是尘封过往与现代节奏的微妙互动:位于芜湖古城中心区的花街,始建于北宋初年,距今已有一千多年历史,因过去是以经营竹器为主的商业街道,聚集众多专营扎花灯、竹篾器商家而得名;20世纪50年代初期,花街各种商铺仍多达60多家,街上终日人头攒动,市声若潮;此外,还有多所文物景点,如民俗文化汇集地城隍庙,文庙正殿大成殿等。

 慵懒的午后,古城南正街里还在营业的小店店主小憩片刻。
慵懒的午后,古城南正街里还在营业的小店店主小憩片刻。

  古城规划开发 征集最佳方案

  关于芜湖古城的定位问题,芜湖古城项目建设领导小组多次邀请全国知名专家、学者,对芜湖古城的定位问题展开多轮研讨,并通过网络公示、专家座谈等多种形式征求各方面意见,历时两年编制完成了《芜湖古城规划导则》。《导则》完成后,按照市规划委员会、古城领导小组会议精神,古城办在全国范围内邀请高水平规划设计团队参与芜湖古城整治保护规划设计竞赛。经过认真的筛选、考察,最终确定由东南大学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上海同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北京清华同衡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原清华大学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参与本次规划设计竞赛。

  2014年3月14日,三家设计单位提交了规划设计文本,同时,芜湖古城项目建设领导小组在全国范围内甄选了规划建设类、古建施工类、旅游运营类、文化艺术类、地方文史类等五类知名专家,组成了《芜湖古城整治保护规划设计方案》专家评审委员会,并于3月20日、21日对三家规划设计院的芜湖古城规划设计方案进行了评审。另外,三家设计单位将根据评审专家们提出的意见,进一步修改和完善此次设计方案,并上报市规划委员会研究讨论,以确定最终的芜湖古城规划设计方案。近日,三个方案已在市民心声等网站进行公示,征求广大市民的意见和建议。

   芜湖古城衙署前门改造已完成,古色古香的建筑与不远处现代化楼盘交相辉映。
芜湖古城衙署前门改造已完成,古色古香的建筑与不远处现代化楼盘交相辉映。

曾经的巷门,如今斑驳陆离。
曾经的巷门,如今斑驳陆离。

  方案一:“对话”古城寻回记忆 打造城市“文旅核心”(东南大学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在芜湖,相较于城市其他板块,古城应是一座集文化、商业、居住、旅游、展示、休闲等多功能复合的,具有地域特色和时代特征的历史古城,彰显亦商亦儒的文化底蕴,展示西风徽韵和精致繁华的文脉特征。”为寻求古城的可持续发展之路,东南大学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的方案从“保护与复兴芜湖古城的历史价值”入手,结合考虑古城周边的资源条件和城市空间形态,规划构想以复兴古城为触媒,从错位发展的角度考虑,将古城与赭山、镜湖、滨江这三大板块有机整合,欲在芜湖的城市中心创造出一个T型的“文旅核心”。

  根据古城的遗存与历史信息,规划保留了4处文物、77处保留建筑,建议设置南门湾、萧家巷两片历史文化街区,并在古城内部划定了核心保护区、风貌协调区与规划控制区。在此基础上,规划再将古城划分为八大功能片区,其中环状核心区的功能除一般性的商业、旅游和服务功能外,着重突出文化展示、参与体验等活动,并提供特定的文化传承空间,是古城规划的重点。

  据设计单位介绍,该方案将延续古城“外商内居”的传统布局模式;空间景观方面,规划适当降低古城建设密度,设置多处公共空间,重点打造环城绿化景观带和社区内部中庭绿化空间;交通组织方面,保留原有的古城街巷网络及尺度,对传统街巷进行分时管理,增加必要的辅助道路,采用边缘停车策略;旅游组织方面,主入口设置在南侧沿河路上,外部旅游车辆的交通组织采用东进西出的方式,内部则以南门为起点,沿核心区设置环状的精品游线。

  规划将沿河路局部上盖形成滨江艺术广场,设置游船码头,实现古城与青弋江的一体化。在保留米市街、花街等芜湖古城最具代表性的历史街巷以及儒林街的空间尺度和界面风格的基础上,针对地块中的衙署、城隍庙、文庙等重要的历史场所,将根据现有残存的遗迹与历史文件对其加以恢复,并对原有的历史遗迹的功能进行扩展与补充,在其周边布置具有“对话”意义的现代功能建筑,为古城提供博物馆、文化论坛、曲艺中心等公共文化中心。

  该方案强调“环境景观形态与真实生活形态双重修复”规划理念,通过保护历史文化资源,恢复古城标志性要素,延续历史街道脉络,更新传统特色产业,再现记忆情景等技术手段,寻求古与今、传统与当代创意、文化和商业、艺术与生活的“对话”碰撞,还原一座真实而丰富、具有亲切感的古城。

  方案二:“文悦江邑”人杰地灵 激发古城现代活力(北京清华同衡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文,保护古城的人文资源并纳入城市的文化发展战略;悦,激活古城空间活力以落实中国欢乐城市的城市发展目标;江,突显芜湖滨江城市城水相依的建城源流;邑,强化芜湖古城作为江东巨埠米市商邑的城市记忆。”北京清华同衡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的设计将芜湖古城整治保护规划的核心理念确定为“文悦江邑”,并在此基础上,将古城的功能定位确定为以古城历史文化为脉络,街巷空间与传统建筑为载体,融文化体验、美食休闲、娱乐商住与艺术创作于一体的城市传统文化与时尚旅游的多业态复合区。

  方案以“三轴、两带”的古城街巷结构,串联起多个空间节点和八个特色业态功能区,强化古城街区内厚重的历史积淀、地方的文化记忆和商贸的繁华氛围。“三轴”指“古城探访轴”、“文化体验轴”、“美食体验轴”,“两带”为“滨江观光休闲带”、“城市颐养生活带”。

  该方案将复建长虹门和宣春门城楼,设立同丰里和太平大路坊门,打造出体现芜湖历史文化特色的“古城新八景”,唤回城市记忆。为突出古城米市水运、濒江建城的建设源头,消解防洪墙对青弋江的隔绝,设计了环流水系景观,划分出人行与车行区域的同时,串联起街区内各重要节点与建筑。此外,为保障古城功能的使用、城市交通的顺畅以及街区的安全,此方案还特地设置了三片集中的地下车库和分散的地面停车场,并通过下穿的沿河路和贯通的消防环道。

  为激发古城在当代城市发展中的活力,方案设计在尊重传统街巷空间的同时,也侧重街区内部当代功能业态的建构。其中,满覆盖街区设计在完整保护和更新改善传统建筑的同时,将标定并保护古城街区内的古树名木,通过对古城街区满覆盖的设计,实现保护建筑、规划建筑与传统街巷空间的顺畅组合。

  建成后的古城将有哪些醒目的核心建筑群?据设计单位介绍,该方案设计重点突出芜湖“中国城隍庙祖庭”的历史价值、古城内佛道治共存的城市记忆,依据古城图的位置对衙署、城隍庙、能仁寺进行修缮与复建,并在城隍庙南侧建设庙前广场和戏台,构建起承载民俗节庆活动的场所。在保护修缮现存大成殿的基础上,依据文庙的型制复建大成殿两侧配殿大成坊、大城门、棂星门、泮池和碑亭等,形成完整儒学空间序列。在历史建筑更新上,将更新改造雅积楼、小天朝等传统文化老字号店铺,赋予其当代城市功能。在薪市街设计建设芜湖医药学历史久远的典型代表张恒春药号、稻米加工的大砻坊,并通过传统街巷条石铺砌的细部建造方式,烘托古城米市“十里长街”的商贸繁荣气氛。此外,为彰显芜湖悠久的戏曲文化、名人文化和手工艺文化,方案还设计了雅积剧院、名人馆和百工坊等建筑,将铁画、城砖和编织等要素转换为建筑设计的形式语言,以突显古城人杰地灵的文化渊源。

  方案三:古今相承新旧交融 兼收并蓄振兴古城(上海同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古今相承,内外通达,体现‘永续长存’保护发展方向。”在上海同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的方案中,考虑到芜湖古城目前遗留历史建筑较为分散、新老建筑杂处而质量参差不齐等情况,方案以“新旧交融共处、有形无形并重”为实施基本原则,以“重点保护”(针对文物与重点历史建筑)、“局部整治”(针对保护区)、“整体协调”(针对保护区处围)为规划设计手段,分阶段分地块进行整治。

  方案通过空间布局、建筑形态和环境演绎,力图唤醒深涵在古城深处的“魂”和留在人们心中的记忆。规划对古城中具有历史遗迹和典故的重要建筑和布局,根据现有地形条件有针对性地进行恢复,体现宗法典礼制度的挖掘与深度思考,以无形的文化结合有形的建筑进行修复与再生。

  为构建健康有序的现代化古城,规划中整个空间结构、功能分布以及配套设施都将在自身清晰完善的前提下与城市接轨,在最大程度尊重古城原有格局的基础上,突破古城原来的封闭和防卫性质,强化“兼收并蓄、海纳百川”的文化特点,提高古城地块的内外联动性。持续构建以街区“生态自循环”为根本的古城文化振兴计划,使古城成为特色鲜明、新旧和谐的城市有机组成部分,营造具有特色的“休闲所、消费场、旅游地和综合体”。

  规划总体上将古城的格局定为从主干到分支的树形架构,形成“一轴五带”主题框架,由文化带串联多个功能主题区块。其中,中心文化轴是古城文化之树的主干部分,步行老街南北贯通,体现古城旧时滨江商贾云集、物资集散的特点和古城内部固有的日常集贸特征,沿文化轴呈现“南古北今”的建筑风格和“南密北疏”的空间变化。

  方案设计打造的五条传统分支文化中,行政宗法文化带重点联系衙署、城隍庙、城隍街、监狱博物馆、皖南行署等,体现古代政法制度威严肃穆之感和城隍庙市民风民俗的熙攘闹市及节庆活动;会馆私墅文化带以太平大路特有的传统建筑界面和尺度为基本基调,两侧分置名人故居、高档会所、别墅等,形成闹中取静的巷弄空间;民俗手艺文化带以花街-南门湾为核心,带动相邻的薪市街、米市街及其他街巷,还原芜湖古城最有特色的手工商市景象;书礼释奠文化带重点联系儒林街、打铜巷、官沟沿、小天朝等,营造富有诗意的传统文化空间,并重点恢复文庙地块,使其成为东侧步行入口;长街滨江文化带将恢复历史上十里长街和码头水市的意象,建设屋面绿化跨过沿河路与青弋江防洪堤接驳,避免人车混行,形成连贯的滨江步行景观系统,并恢复南侧长虹门,形成主要的南入口。此外,唯一的时尚消费文化带作为历史保护区的北部入口,以风貌协调的新建筑为主,以古城墙和城门为意象的新型商业建筑,内部形成贯通的步行街道,使东北片形成较好的城市沿街界面和功能布局。

  古城崭新形象 力邀全民品鉴

  同繁荣的现代都市圈相比,古城遗存的文化精髓及悠久沉淀,已成为一张特殊城市名片,记录着不可抹灭的鲜活历史。芜湖古城地处镜湖区环城北路、环城东路、沿河路、九华中路围合区域,面积约30公顷。本着“修旧如旧”原则,古城内损毁严重的建筑将被大规模管养修葺,尽可能保留传统商业风貌,还原芜湖古城包含行政、军事、司法、教育等建制在内的完整历史信息。

  据悉,现如今古城内还有70余处历史建筑保存相对完好,其中保护相对完整的有南门湾、南正街和萧家巷片区。古城规划方案完成后,将于今年下半年正式启动一期项目建设,将集中复建花街、南门湾历史街区、衙署、城隍庙等文物、宗教景点。届时,一座历史建筑群与现代都市风貌,文化载体与产业发展完美结合的崭新古城,将从岁月沉疴中脱颖而出,焕发生机

    相关文章Related

    返回栏目>>

    Copyright©2008-2019中乡网(xiangzhen.org)版权所有

    川公网安备51050202000200号   蜀ICP备13027954号-1

    投稿邮箱:2135293720@qq.com 电话: 0830-31564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