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一片区已搬迁200多户,其余五个片区,预计将在今年底完成签约搬迁
● 三年内,住入位于酒城大道三段西侧的安置房小区
这两天,天气有些微凉。不过,枇杷沟棚户区旧城改造指挥部办公室人来人往,显得十分热闹。签约的、搬家的、了解情况的……不大的几间办公室内挤满了人。在这里,记者遇到了已经搬家的兰真良,昨日他专门回来看一看。“我是搬得最早的那一批,早就希望改造了,这里太脏、太乱,那么多年了,街坊们的居住环境终于要改善了。”谈话间,兰真良有些激动,满是向往。
从13日开始,记者借周末,走进了枇杷沟,和搬迁的居民聊天,聊他们对未来生活的向往和期待;走近加班加点工作的改造项目一线工作人员,和街道社区干部谈起搬迁拆除改造工作的感受。在记者看来,这不仅仅是一项棚户区改造项目,而是一项温暖人心的惠民工程。“搬家咯!搬家咯!”背起重重的行囊,挥手告别生活了多年的家,他们心中有不舍,但更多的是希望和期待。
汛期来临
居民希望提前搬迁
目前,第一片区已搬迁200多户,搬迁率达到90%以上。其余五个片区,预计将在今年底完成签约搬迁拆除工作。
众所周知,枇杷沟棚户区是我市主城区最大的棚户区,这里房屋建筑密度大,房屋紧挨房屋,安全隐患多,沟底多为木或砖木等简易结构房屋,因使用年限久等因素,破损严重,安全隐患很大,特别是电线老化严重,经常起火花。枇杷沟曾经出现过两次大面积滑坡,威胁群众生命财产安全。这里的卫生条件也特别差,只有一个公厕,许多污物直接排入泄洪沟,长期臭气熏天。一到夏季这里经常会被淹,去年,枇杷沟被淹了3000多平方米。今年5月大暴雨来袭时,枇杷沟沟底又被淹了,最深积水处达到了大腿部,最严重的居民,家都被淹了一半。
“今年汛期,雨水特别多,怕发生安全事故,枇杷沟的住户呼吁,希望能提前搬迁,经过我们自改委成员讨论,并报经江阳区征收办同意,对枇杷沟实行了划片征收,第一片区就是枇杷沟沟底,这里最低洼的地方有153户,已经全部搬完;地势稍微高一点的170户住户,已经搬了140多户。”濂溪路社区主任曹兰说,居民们搬家的积极性很高,5月30日通知搬家,6月10日大部分都搬完了。
“整个枇杷沟棚户区一共有1000多户,目前分成了六个片区实行划片征收,按照目前的工作进度和要求,预计今年底能全面完成签约搬迁拆除工作,彻底改变枇杷沟1000多户4000余人的生活环境。三年内,要让他们搬入位于城西的新家,现在安置房的小区名字取好了,叫佳兴名苑,名字是大家一起想的,这也寄托着枇杷沟居民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期盼。”曹兰说。
枇杷沟改造
在经验中创新做法
改不改群众说了算,怎么改政府说了算,阳光征收让群众放心,也是项目稳步推进的基础。
枇杷沟棚户区改造项目红线范围总建筑面积约12万平方米,占地面积4万多平方米,共计1332户。这里又处于主城区,是主城区内最大的棚户区。怎样拆、怎么改?整个项目从一开始就备受关注。现在回顾整个项目刚刚启动时,无论是北城街道的负责人,还是濂溪路社区工作人员,或是枇杷沟的居民,都只有一个感受——从一开始坚持群众为主体,阳光征收让群众放心,更让如此大的项目能稳步推进。
82岁的何福珍老人,白发苍苍,但说起话来精神十足。她是过去枇杷沟居委会的老主任,这一次,她又被选为枇杷沟棚户区改造自改委主任。她告诉记者:“目前,搬迁改造工作推进顺利,这得益于一开始就决定的正确思路。项目从一开始就按照‘政府主导、群众主体、阳光征收’的原则,‘改不改群众说了算,怎么改政府说了算’的工作思路,实行模拟征收和正式征收‘两段式征收’办法推进。在项目改造中,充分尊重枇杷沟棚户区居民的主体地位,从项目开始之初就成立了枇杷沟棚户区自治改造委员会,对整个拆迁过程全程参与和监督。”何福珍说,不仅有自改委,还有由居民代表、自改委成员等各方人士参与的房屋质量监督委员会,全程参与新建安置房的监督。
“成都曹家巷是我们学习的榜样,但我们在学习的基础上,还有自己独特的做法。比如,在整个棚改过程中提供暖心服务,推行上门公证、减低公证费用、上门签约、推荐房源等,为每家每户服好务。”曹兰说,枇杷沟棚户区改造是惠及老百姓的事,但还是有群众不理解,他们发动有积极性的群众做工作,让群众真正搞懂枇杷沟棚户区改造究竟改的是什么,以此来争取群众的支持。
新家的安置
好地块留给群众
地点在酒城大道三段西侧,距酒城大道300米,户型建筑面积64—140平方米,多元朝向,间间屋通风。
对于项目来说,搬和拆只是第一步,把居民安置好才是最重要的。“枇杷沟棚户区改造有特殊性,因为这里有一段明代城墙,要保护明城墙,保护历史文物,所以,项目拆迁实行了异地安置。把酒城大道三段西侧,用距酒城大道300米的好地块和口岸来安置居民。安置的总建筑面积5万多平方米,建筑面积14万多平方米,户型建筑面积64—140平方米,多元朝向,间间屋通风。同时,比照同期商品房最高标准高起点规划建设,内院宽阔,建筑密度19%,绿化率35.5%,容积率3%,交通便利,配套设施完善,在安置地块附近,设有群众文化活动中心、泸州七中佳德学校、泸师附小城西分校、医疗康健城、城西综合体,这里是很好的居住环境。”曹兰说。
不过,居民们最开始不满意安置房的地点,“都是枇杷沟的老居民,一下子要让他们搬到城西去住,他们觉得太远了,特别是对于老人来说,上医院不方便,最开始还有抵触情绪,后来,经过解释,居民们知道了安置房附近的配套设施完善,都表示赞同。以前,在群众心里,还房小区是‘劣质房’,通过这次还房,群众彻底改变了看法,还房小区一样是高品质的住宅小区。居民们对安置房特别期待,房子的户型怎么改,小区的环境怎么建,都积极地参与建议。”何福珍说,盼了这么多年,终于要住进宽敞明亮的新房子了。
他们说:
濂溪路社区主任曹兰:居民们搬家的积极性很高,5月30日通知搬家,6月10日大部分都搬完了。城西安置房的小区名字叫佳兴名苑,名字是大家一起想的,这也寄托着枇杷沟居民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期盼。
枇杷沟棚户区改造自改委主任何福珍:居民们对安置房特别期待,房子的户型怎么改,小区的环境怎么建,都积极地参与建议。盼了这么多年,终于要住进宽敞明亮的新房子了。
居民兰真良:我是枇杷沟的老居民,二三十年前,我们就住在这里。现在终于要改造了,居民们要搬到城西去住了,环境好、房子好,在我的心里,那里就是高品质的地方。枇杷沟棚户区改造,是一件惠及民生的大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