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吉林三名副省级官员在企业违规兼职被处理”的信息,被众多网站转载,并引起公众的高度关注。 “在长春,这三个人都很有名,因为都是副省长退休后去企业当领导,拿高薪的。”吉林省一位知情人士告诉《中国经济周刊》,他们分别是吉林省委原常委、省政府原常务副省长、吉林银行原董事长田学仁,吉林省原副省长、东北中小企业信用再担保股份有限公司原董事长牛海军,吉林省原副省长、东北证券(000686.SZ)原董事长矫正中。(6月17日 来源:中国经济周刊)
可以说,在中央高压惩腐治贪和严查在党政官员违规在企兼职任职情况下,关于“吉林三名副省级官员在企业违规兼职被处理”的信息,一经网络发布,便立即引起了社会公众的高度关注。该消息不仅被众多网站转载报道,而这三名副省级的官员更是被推向了网络媒体和民众舆论的风口浪尖。
特别是在中纪委网站发布的通报中,也只是笼统地指出“在金融机构担任领导职务的原副省级干部3人”,并未点名道姓地通报这3名违规官员姓啥名谁,从而也引得社会公众的极为不满和疑虑百生。如有媒体表示:对于高级别官员的违规兼职处理,这般遮遮掩掩,反而会给公众留下处理上“身份有别”的印象,不利于展示治理的决心。那么,这3名原副省级干部到底是谁呢?
然而,在社会公众和网络媒体的强烈质疑和追问下,距中纪委发布的通报已近10天,仍没有见相关部门的主动将这3名被通报且社会公众高度的官员情况公之于众。而是经由媒体的主动介入,并将这3名官员的违规任职情况曝光出来。显然,这与相关部门“犹抱琵琶半遮面”的做法更能赢得民众的支持和信任,而此作法更是有违中纪委点名道姓通报违规官员之惯例。
事实上,在民众为该媒体的主动曝光违规官员的作法“点赞”的同时,更让人担忧的却是:为何相关部门不能积极主动地公布违规官员情况呢?难道这当中还存在什么不可告人的秘密?如此遮遮掩掩又是为哪般呢?而这3名违规官员身份“被曝光”事件又折射出个啥呢?等等。这都是社会公众心中亟待解开的疑惑。
特别是在党中央铁心硬手惩治腐败和肃风正纪的境况下,党纪国法面前没有例外,不论什么人,不论其职务多高,只要触犯了党纪国法,都要一查到底,决不姑息。所以,笔者希望相关部门能积极主动作为,不要让反腐败工作总是依赖于“媒体曝光、情妇揭发和小三的检举”;更要进一步加强日常监管工作力度,完善监管惩处体系,以壮士断腕的勇气,坚决做到发现一起,严查一起。如此,才能形成惩腐治贪的强大震慑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