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晓东:军营里走出的育种专家
从一个普通退伍兵,到攻克数个育种技术难题的专家,退役28年来,周晓东辗转辽宁、黑龙江、天津、海南、四川等省市,潜心研究春小麦、水稻育种的跨纬度种植。
他收集整理了3万多份水稻、小麦种子资源,建立私人种源库;在辽宁中部地区试种小麦、水稻“一年两熟”获得成功,亩产比单种一季水稻多400斤,且可节约灌溉用水30%;成功将东北水稻品种移植到海南,实现了北稻南移,亩产突破1000斤且口感不发生变化;获得国审品种两个,累计为国家增产粮食20亿斤……
1987年底,21岁的周晓东如愿参军来到空军某部,但却没能与飞机扯上半点关系。“指导员直接让我回东北,到北大荒种田。”周晓东说。
梦想驰骋祖国的蓝天,现实却是在田间地头劳作,周晓东很失落。转机出现在1988年,著名军旅词作家阎肃要来北大荒体验生活,周晓东接到命令负责带着阎肃采风。没几天他们便成了无话不谈的好朋友,周晓东向阎肃说出了自己不愿当生产兵的想法。
“飞机要有人开,飞行员要吃饭,种地和开飞机一样重要。我也种过地,你喜欢的那首《我爱祖国的蓝天》,就是在菜地里写出来的。”阎肃的一番话让周晓东豁然开朗,他开始感受到手上这把锄头的含金量,从此再也没觉得种地苦。那一年,周晓东被评为队里的“生产能手”,荣立三等功。
1990年,周晓东退伍回到原籍沈阳,面对人口不断增加,土地持续减少的现状,他选择“继续种地”。当时,由于气候条件的变化,尤其是春小麦新品种缺乏,老品种退化,造成产量和效益下滑。为了解决这一难题,周晓东踏上了选育小麦新品种的科研路。
春天,他在试验田里记录试验数据;夏天,他戴着草帽拿起镰刀给小麦测产,被蚊虫咬得一身是包;秋天,为了提高育种速度,他背起行囊到海南、云南、四川等地开展南繁加代;冬天,北方万物休眠,他又忙于和国内外育种专家交流探讨……周晓东夜以继日地与小麦为伍,辗转各地搜集育种资源,筛选淘汰了成千上万份麦种。
经过10余年的努力,2004年底,周晓东成功选育了我国第一个“铁秆小麦”抗倒伏小麦新品种,将黑龙江的小麦产量由每亩500斤提高到每亩1000斤。好消息接踵而至:同年10月15日,我国第二十颗返回式科学试验卫星回到地面,也带回了周晓东搭载的13份小麦品系,共计54克。从那时起,周晓东进入了航天育种阶段,他先后实施了3次卫星搭载。目前,通过该项技术已经选出小麦新品系1000多份。
这位从军营里走出的育种专家,仍心系国家安危。汶川地震后,周晓东向灾区捐献了10万斤小麦;雅安地震刚发生,他就把1万斤大米运往灾区;2013年8月份,辽宁抚顺清原县发生特大山洪,他又给灾区人民送去1万斤大米。
周晓东的爱人在海军服役,常和他讲起南海岛礁守岛官兵缺少淡水和新鲜蔬菜的困难。为支持部队建设,他把家搬到三亚,在试验区里饲养畜禽、育苗种菜,再用渔船给岛上的官兵送去。这些年,周晓东累计为西沙岛礁免费送去新鲜蔬菜12万斤,猪肉1万斤,鸡蛋1万斤。2014年,他还给官兵送去了海水淡化机,教授岛上官兵就地种植蔬菜,并给菜园安装了自动喷灌设施。现在西沙岛礁的瓜菜已经可以正常生长,黑色旱稻也在岛上种植成功。
“搞育种虽是市场经济主导,但不能光想着自己的钱袋子,要多想想百姓的米袋子和国家的粮囤子。”短暂的军旅生涯让周晓东的人生变得不同,看到农民受益、国家受益,他觉得一切努力都是值得的。(来源:经济日报 记者:郭静原)
(责编:叶子 媛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