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栏目
首页致富经纬 • 正文

四川德阳中江县:栽下一片竹 带富一方人

发布时间:  

    (记者 雷倢)“清明笋出,谷雨笋长。”谷雨节气前后,被誉为“素食第一品”的竹笋纷纷破土而出,春笋生长的最佳时节到了。在中江县富兴镇观碑村1组、2组的山坡上,一簇簇茂密的雷竹林映入眼帘,青翠欲滴。
  5月8日一早,富兴镇党委书记刘欣就来到山坡上的竹园,与业主赵凤琴及村支书刘伏香商讨如何进一步发展富兴竹笋产业。“观碑村有着得天独厚的竹笋种植条件,要把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在发展产业同时,强化与贫困户的利益链接,以产业发展带动村民脱贫致富。”

image.png富兴镇的竹林长势喜人,成为当地村民的“摇钱树”。

    变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
  观碑村地处川中丘区,常住人口489户中,有49户是建档立卡贫困户。多年来,村民主要经济来源为种粮和饲养家禽牲畜。5年前,赵凤琴看准了观碑村森林覆盖率高、适于栽种的特点,决定和丈夫在当地栽种雷竹。
  赵凤琴介绍,雷竹笋的生长周期长达3年,只有形成规模种植后,才能开始采挖新竹笋,而在种植后的第五年,每亩雷竹笋可获得近万元收益。“目前竹林面积有500亩,主要种植雷竹、红竹、高节竹等10余个品种。整个基地年产雷竹母竹苗15万余株、红竹苗10万余株,销往川内各地和陕西、云南、贵州等省。”
  说起收成,赵凤琴满心欢喜:“今年我们已销售7.5万余公斤雷竹笋,产值达50余万元,带动当地20余户农户增收,每人每年收入在1.5万元左右。”
    抱团发展种好“摇钱树”
  除了优先租赁贫困户的土地,赵凤琴还经常雇佣贫困户到自己的种植基地打工,其中长期聘用的有3人,刘其友就是其中一员。
  刘其友今年67岁,丈夫患有多种疾病,生活很是拮据。5年前,刘其友被赵凤琴雇为长期工,每天工资60元,每年在基地收入可达上万元,极大地减轻了生活负担。“在基地干活我既有稳定收入,还能照顾家里,一举两得。我还流转了4亩土地给基地,每年有1800元的土地流转收入。”
  “接下来,我们将动员其他村民栽种竹笋,结合国家给予的农业产业扶贫政策和措施,积极探索竹笋高产技术,将雷竹笋发展成为村里脱贫致富的优势产业。”刘伏香描绘出观碑村竹笋产业未来发展的路线图。
  昔日的荒山如今披上了绿装,不只是竹笋产业,在富兴镇,通过产业示范、利益联结、劳务促收、资源整合等,各村特色产业项目遍地开花,产业开发式扶贫效益大大提升,为打赢脱贫攻坚战、推进乡村振兴夯实了基础。



 

责编:冬梅

    相关文章Related

    返回栏目>>

    Copyright©2008-2019中乡网(xiangzhen.org)版权所有

    川公网安备51050202000200号   蜀ICP备13027954号-1

    投稿邮箱:2135293720@qq.com 电话: 0830-31564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