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栏目
首页农村经济 • 正文

精准施策抓落实 江苏倾力推进东西部扶贫协作

发布时间:  本网编辑

  10月17日,全国第六个扶贫日。
  全面小康路上一个不能少,脱贫致富一个不能落下。开展东西部扶贫协作、打赢脱贫攻坚战,是党中央和国务院从全局高度制定的重大战略部署。围绕着这一重大战略部署,江苏省委省政府根据不同对口地区实际精准施策发力,积极主动作为,社会各界踊跃参与,为全国区域协调发展、实现全面小康书写江苏担当:从2017年初至2018年底,累计助力对口帮扶地区国家级贫困县脱贫39个,减少贫困人口217.39万人,贫困发生率平均下降约12.45%。
  在脱贫攻坚战最关键的时刻,江苏15日召开对口帮扶工作集体访谈,介绍交流经验,旨在尽锐出战,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
  高层推动搭平台
  规划引领重部署
  对口帮扶是为党分忧、先富帮后富精神的具体实践。
  这是重大政治任务,也是光荣历史使命。为做好这一工作,江苏省委省政府多次召开省委常委会、省政府常务会议、省长办公会等专题会议,听取工作汇报,详细了解情况,研究工作思路举措。省委省政府专门成立对口帮扶支援合作工作领导协调小组,省委书记娄勤俭任第一组长、省长吴政隆任组长。
  娄勤俭强调,要始终把帮扶支援作为重大政治任务落实好,紧扣“关键之年”把扶贫工作做扎实,把握工作方式和策略方法,以新时代奋斗精神完成好党中央赋予的神圣职责,推动对口帮扶支援合作持续走在全国前列。他提出,要共抓大机遇,共建大产业,共推大创新,共筑大市场;要向高处看,向深处走,向实处做。
  吴政隆提出,要坚持“输血”与“造血”相结合,政府力量与社会力量相结合,对口支援与交流合作相结合,当前与长远相结合,扶贫与扶智扶志相结合。他指出,脱贫攻坚要瞄准建档立卡户,产业扶贫要突出造血功能,人才支援要注重立志扶智,改善民生要增强群众获得感,协作合作要拓展领域提升水平。
  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樊金龙多次研究部署,推动工作落实。2016年以来,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率党政代表团先后10次赴对口地区考察交流,召开高层联席会议17次,组织政府间签订战略合作和帮扶协议近百个、企业间签署合作协议近200个。
  编制江苏省“十二五”“十三五”对口支援综合规划,完善省、市、县(市、区)三级对口帮扶规划体系,编制《江苏省东西部扶贫协作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举全省之力推进对口帮扶工作。
  任务在前,时不我待。组织架构完备、工作制度完善、力量统筹到位……党的十八大以来,江苏先后实施政府援建项目5624个,助力对口帮扶地区39个国家级贫困县摘帽,为中西部地区加快发展、打赢脱贫攻坚战做出了突出贡献。
  项目援建强筋骨
  精准施策抓落实
  产业项目,是对口帮扶工作载体。
  “在产业合作上,江苏和受援地围绕着西部大开发、东北振兴、乡村振兴等重大战略,建立前后方、政府企业产业合作联系机制,坚持资金跟着项目走、项目跟着产业走,实现由‘输血式’向‘造血式’转变。”省对口帮扶支援合作工作领导协调小组成员王志忠介绍说,在对口工作中,产业合作深度进一步拓展。
  省发展改革委副主任张世祥说,对口帮扶注重聚焦脱贫攻坚、聚焦民生改善。针对对口地区发展条件、潜力,强化骨干企业引领,不断拓展产业合作范围、提升产业合作层次,协调推进园区合作共建。
  数据显示,江苏先后与对口地区共建园区100多个,累计安排产业合作项目600多个、总投资超过2500亿元。“产业对口帮扶项目,以符合当地的产业发展需要、符合当地的环保安全要求、符合投资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为要求。”省工信厅副厅长李强说,同时按照地区、行业、企业、项目及产品配套五个方面的“点招”办法,确保合作精准有效。
  组织120余家江苏企业与青海省对接,签署13个投资合作协议;苏陕扶贫协作实现参与对接企业超过1000家,签订投资合作项目超1000亿元;组织100多家苏企参加贵州招商活动,签约项目27个,总投资135.42亿元……
  扶贫,更需扶志和扶智。王志忠说,对口帮扶上,江苏的人才支援有特色、就业支持有实招。通过组团式支教支医支农、开展“千校手拉手”“江苏名医西部行”等活动,采取接过来培训、送出去传帮带等方式,帮助当地打造一支“永久牌”人才队伍。不仅如此,我省还推出了“666”人才支援计划,即向每个对口帮扶贫困县至少增派6名教师、6名农技人才和6名医务人才,累计选派各类专业技术人才1万多人。
  远近结合增后劲
  交流交往促交融
  脱贫攻坚是一场只能打赢的硬仗!
  王志忠说,在对口帮扶中,江苏既立足当前聚焦对口地区脱贫攻坚,又瞄准了未来为对口地区增添发展后劲。同时,既舍得财政资金“输血”,又注重产业合作“造血”;既紧盯目标突出协作,又优势互补讲求效益。“对口工作有了更多的内涵和外延。”他说。
  “依托于江苏产业发达、市场广阔的优势,我们选准产业帮扶方向,真正把贫困户嵌在产业链上。”省对口帮扶陕西省工作队副领队肖延川说,通过发展产业,建立土地流转、入园务工、“三变改革”等多种形式的利益联结机制,带动群众脱贫。通过强化产业体系建设,保障长远脱贫。安康毛绒玩具产业风生水起,当地10县区建成投产165家,形成了日产能20万只毛绒玩具的重要加工基地。与此同时,通过打造“柞水木耳”、淳化“爸爸的苹果”等一批特色农产品牌,培养农民创业经营的思维和认识,提高发展潜力。
  在青海省西宁市湟中县玉拉村,南京栖霞区投入500万元建成30栋智能温室大棚,直接惠及当地338户贫困户、1031名贫困人口。不仅如此,该项目已经成为开展技术推广、新品种培育的重要平台,间接带动玉拉村周边16个村3300余户1.4万余名贫困群众实现增收。
  脱贫攻坚靠产业,更靠人才。我省与受援帮扶地加强订单式就业培训合作,建立劳务输出、职业培训机构、校企、就业权益保障等10个合作平台,开展“春风行动”、开办“扶贫车间”,累计举办专场招聘500多场,提供就业岗位35.5万个,截至2018年底,中西部地区在江苏稳定就业贫困人口18.22万人。
  对口帮扶离不开交流交往。我省在强化省际战略对接、市际帮扶对接的同时,全面推进县际“携手奔小康”行动,将帮扶资源、工作重心向乡镇、村庄延伸,448对镇、484对村(社区)、499对村企、1035对学校、311对医院结对帮扶,推动着对口帮扶工作向纵深发展。在这一过程中,各族人民道相同,心相通,力相聚,情相融。(赵伟莉)

    相关文章Related

    返回栏目>>

    Copyright©2008-2019中乡网(xiangzhen.org)版权所有

    川公网安备51050202000200号   蜀ICP备13027954号-1

    投稿邮箱:2135293720@qq.com 电话: 0830-31564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