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届中国国际农产品交易会上,大荔沙苑红萝卜广受青睐。 单俊杰 摄
大荔县荔盛萝卜专业合作社对红萝卜苗进行喷药。 崔馨予 摄
“红萝卜丝切得细细的,配上蒜苗、葱丝和辣椒,热油往上一浇,只听‘滋啦’一声,满屋子的香味。”12月10日,想起家乡的凉拌红萝卜丝,在西安工作多年的大荔人王斌垂涎欲滴。
素有“小人参”之称的大荔沙苑红萝卜,距今已有600多年的种植历史。由于其芯柱小、耐储存,如今已经成为沙苑地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支柱产业之一。
A 3年种植面积增加了2倍
2016年6月23日,在农业部(现农业农村部)召开的“2016年第二次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专家评审会”上,大荔县沙苑红萝卜通过专家评审,成为地理标志农产品。至此,大荔县地理标志农产品数量增至6个,位居全省首位。
经过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后,大荔县红萝卜种植面积迅速扩大。“2016年,全县种植面积只有5万余亩,截至目前已经发展到15万亩,短短3年时间增加了2倍。”提起红萝卜产业,大荔县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中心认证股股长王正阳满脸喜悦。
王正阳告诉记者,大荔沿河一带和沙苑地区的土壤含沙量适度,适合红萝卜的生长。加之采用水肥一体滴水灌溉,管理到位,每年种出来的胡萝卜形状和品相极佳,很受市场欢迎。
为了确保红萝卜无农药残留,让广大消费者吃得放心,大荔县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中心对合作社销售出去的每一批次的红萝卜都进行抽样检测。通过无公害农产品认证和授权使用农产品地理标志的合作社,更易开展标准化生产。这样,生产出来的红萝卜才会质量好、品质优。
“这些年,为了扩大大荔沙苑红萝卜的知名度和影响力,我们经常带领企业外出参展。不仅如此,我们还为贫困户提供全程服务,在技术指导和资金方面予以大力支持,确保贫困户增效增收。”王正阳说。
不仅种植面积增加了2倍,在做大做强红萝卜产业方面,大荔县也下足了功夫。据了解,该县引进总投资1.5亿元的红萝卜加工项目,年产红萝卜饮料、红萝卜酱10万吨以上,销售收入达3亿余元。当地民营企业通过新技术,将沙苑红萝卜加工成红萝卜脆片,和其他果蔬脆片包装在一起进行销售。多方发力之下,大荔红萝卜产业呈现蓬勃发展之势,农民年均收入节节攀升。
“红萝卜种植面积的逐步扩大,带动了加工、运输和服务业,形成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态势。可以说,大荔县被评为‘全国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县’‘全国农村产业融合发展试点示范县’,红萝卜功不可没。”王正阳表示。
B 农民日子越过越红火
2018年12月19日,对于朝邑镇霸一村村民赵进生来说,是个难忘的日子。这一天,大荔县荔盛萝卜专业合作社门前锣鼓喧天、热闹非凡,被帮扶的30户贫困户每人现场分红500元。
年近七旬的赵进生就是领取分红的贫困户之一。儿子在外打工,老两口身体不太好,为了增加收入没少折腾。“以前种过玉米、花生、马铃薯等,下的苦不少,但是收入都不好。自从加入合作社之后,我和老伴轻松多了。现在,我把家里的8亩地全部种上了红萝卜,每亩地比之前能多收入两三千元。”赵进生说。
霸一村贫困户杨胜利一直在荔盛萝卜专业合作社打工,每月收入4500元。仅仅7个月时间,他就脱了贫。“我家种的9亩红萝卜,收、种都是免费。不仅如此,合作社还将村里的红萝卜进行托管,采取‘政府+产业+农户’的模式,免费为贫困户提供红萝卜种苗、技术指导、优先收购、包种包销等服务。依靠红萝卜产业,我们的日子越过越红火。”杨胜利乐得合不拢嘴。
韦林镇是大荔县红萝卜种植大镇。每到收获季节,当地群众不用出村,就近在萝卜厂从事挖、洗、装、拉、运等工作,收入可观。据不完全统计,全镇将近6000人从中受益,红萝卜成为农民致富增收的“金萝卜”。
“这两年收购价水涨船高,一亩红萝卜要1500元到1600元才能抢到手。去年,产量高的渭河滩地红萝卜价格飙到了2500元。农户的红萝卜苗还没长到一拃高,就被提前预订完了。”韦林镇田园村红萝卜收购大户田群丽告诉记者,很多人到附近的华阴市华西镇、苏村镇,甚至到黄河对面的山西省承包土地种植红萝卜。
“就拿我们村来说,有大大小小的萝卜清洗厂9家,吸纳114户贫困户进厂务工,每个贫困户月平均工资3000元至4000元不等。一年下来,轻松脱贫。”田群丽说。
C 生产全程实现机械化
每年10月下旬到11月底,是大荔沙苑红萝卜的采收季节。和往年不同的是,今年荔盛萝卜专业合作社种植基地里的红萝卜,依靠从德国引进的阿萨力红萝卜收获机,每小时可收获2亩至3亩,是人工效率的10倍。这样一来,不仅告别了传统的人工采收方式,而且降低了成本。仅收获一项,每亩能节省360元。
大荔县红萝卜实现生产全程机械化的历程,荔盛萝卜专业合作社负责人耿永胜深有体会。2008年,耿永胜成立专业合作社,红萝卜销售模式从清洗包装发展到进入城市超市。但是,当地农村很多年轻人外出打工,劳动力出现短缺。特别是2009年冬天由于气候变化,红萝卜大面积受冻,收获人力紧张,造成巨大损失。
2013年,大荔县红萝卜企业发展到百余家,大小加工清洗厂70余家,但生产过程还是全人工作业。当时正值挖萝卜的季节,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朱瑞祥教授带领团队来大荔县调研。从他们的交谈中,耿永胜第一次听到“红萝卜生产全程机械化”这个话题。
为了更快地发展红萝卜全程机械化作业模式,2015年,耿永胜成立了荔盛农机服务专业合作社。大荔县农机局也为红萝卜全程机械化作业模式创建项目购置了种子处理机、播种机、收获机等。合作社购买了数台大中型拖拉机,应用于红萝卜生产。2015年底,荔盛萝卜专业合作社在全县率先实现了生产全程机械化。
“机械化模式不仅省时省力,而且比传统种植的红萝卜产量提高25%左右,亩产6000斤至7000斤,最重要的是商品率高,农民群众的劳动强度大大减轻。”耿永胜说。
经过几年的探索实践,目前大荔县15万亩红萝卜从种植到收获,实现了机械化耕整地、机械化起垄铺管精量播种、机械化田间管理(除草、喷雾、施肥、滴灌)、机械化收获、运输、储藏、清洗等,在全省遥遥领先。
手记
“能人”带动,让沙苑红萝卜美名远扬
■赖雅芬
近日,在大荔县沙苑地区,一袋袋装好的红萝卜整齐地摆在田间地头,火红的颜色加上农民灿烂的笑容,构成冬日里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以韦林镇为例,全镇5万余亩红萝卜,不仅鼓了群众的腰包,也让一批红萝卜收购户跟着“沾了光”。在整个韦林镇,像田群丽这样的红萝卜收购大户至少有20余家,每家每年的出货量达上千万斤。通过他们,大荔沙苑红萝卜远销全国10多个省区。田群丽骄傲地说:“整个西北地区的红萝卜价,可以说是我们韦林说了算。”
马坊村采取“支部+能人”的方式,建起了红萝卜产业园,村党支部书记郭建波成功探索出一年两季的红萝卜种植模式。今年4月,郭建波试种了80亩早春红萝卜,亩均收入3400元。收货后再种一料秋季红萝卜,收益成倍提高。田园村党支部书记田志向不仅自己经营着红萝卜清洗厂,而且和村里的收购大户一起,把生意做到了整个西北地区。
在大荔县,像田群丽、郭建波、田志向这样的“能人”还有很多。在他们的带动下,大荔沙苑红萝卜美名远扬,大荔正成为西北地区的红萝卜集散地。(记者 赖雅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