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青音,家庭治疗学派知名心理专家、中国心理卫生协会会员、北京市“润心工程”心理专家组专家。
隔离在家,容易出现哪些心理反应?
首先请注意,不是症状也不是问题,而是“心理反应”:疫情期间,我们会随时关注疫情的各种信息,会因此紧张、焦虑、心烦、恐惧、情绪起伏变大,相继引发失眠、莫名想哭、易怒、对一切丧失兴趣、注意力无法集中等心理反应并产生强迫行为。
除此之外,部分居民隔离在家后还会出现四种更为严重的心理反应,即持续不断地感到悲伤,加倍的无助感,心理退行(执着于“我的问题马上要给我解决”,好像退化到像小孩子一样),和严重的恐慌。
居家隔离的朋友们可以根据以上描述,对照自身及家人,判断是否出现这类情况。再次强调的是,从心理学上来说,这些都不是症状,只是一种面对灾难时间的正常心理反应,你也没有心理问题,因为它是暂时的反应而已,我们每个人都可能有这些反应。
应激心理反应会影响家庭关系
据研究显示,人与人之间的距离与人际交往的关系是这样的:
亲密距离:15cm-44cm(只限于恋人和夫妻)
熟人距离:46cm-122cm
社交距离:120cm-370cm
公众距离:370cm-760cm
因此,虽然与家人相处很热闹,但过近的距离会引发焦虑,相反,孤独和独处却能给人带来慰藉。
对于成年人来说,我们一方面需要亲近感,另一方面也需要距离感。可见我们对于距离感的需求是多元和适度的。然而疫情阶段,我们的人际距离变得没有变化了、不多元了,我们天天都跟家里人待着,时间长了我们就会由于独处空间被剥夺而焦虑。
此外,由于人人都会有上文所述的心理反应,在隔离期间家庭内部关系难免会受到这些心理影响,从而引发5种主要问题:
1、 家庭成员之间的恐慌会互相传染;
2、 由于过度焦虑而出现的大量矛盾;
3、 人际距离过近而引发的持续不断的紧张感;
4、 旧有矛盾的爆发;
5、 内疚的情绪;(家庭责任越大的人和老年人会内疚感增加。)
如何改善不良情绪引发的问题?
1. 如何自我调节:
疫情这个突如其来的意外改变了原有的生活节奏和秩序,如何处理好自己应对它的情绪?首先要接纳你的情绪。要告诉自己,由于疫情的发生,生活节奏和秩序都被改变了,这是正常的,然后从正常规律的作息开始,逐步恢复秩序。
2. 如何帮助家人:
首先,要更理解家人的情绪,人在经历一些自然灾害时,难免会有一些心理创伤应激反应。在灾害事件当中,对于心理创伤应激反应是有易感人群的,就是女人和老人。他们的经济来源比较少,社会资源比较少,对应急事件的情绪处理能力差,且往往在家中承担照料者的角色。所以,疫情期间,多多地给他们一些理解和体谅吧!
其次,要尊重家人的情绪。不要强迫家里人和你一样正常有序,不必保持家庭成员的一致性,不要在这个时候做家庭的监工和警察,尊重和接受家人的情绪反应。你只需要做好你自己,就可以改变家人了。
最后,要帮助家人重拾生活。帮助家庭成员找回生活的乐趣和目标,前提是他本人有主动性。面对家人的想法,千万不要冷嘲热讽。比如说家人要开始减肥、在家健身等,要去帮助、鼓励他完成。
在疫情的当下,我们每个人都该了解一些心理学知识,这样既能够帮助到自己,也能够更加理解家人,促进家庭关系。总之,接纳痛苦、接纳低落、接纳焦虑、接纳矛盾,接纳每一个家庭成员,接纳疫情当下的你自己。
来源:光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