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奶业由小到大、由弱变强,有艰难困苦,有前行荣光。2005年9月,一批怀揣发展高品质奶业梦想的探索者创立了现代牧业,在我国率先开展奶牛规模化养殖模式,成为全球最大的奶牛养殖综合体、全球第一家以奶牛养殖资源上市的企业。
15年披荆斩棘砥砺前行,实现了从1个万头规模牧场到拥有分布7省区的26个万头规模牧场,24万头优质奶牛,130万亩牧草种植地,152万吨青贮饲料,全球成母牛存栏量第一,平均单产11吨/头以上,年产鲜奶150万吨,每天生产4000多吨优质原奶,从挤奶到加工2小时内完成。并在全球首创“牧草种植、奶牛养殖、牛奶加工一体化”模式,瞄准世界最高端,高起点、高定位,制定了全球最严格的原奶标准,用对质量近乎苛刻的不懈追求,确保了每一滴牛奶的“纯真鲜活”。
“15年坚守规模化养殖,为原奶质量保驾护航。15年坚守高品质原奶,开创了中国原奶第一品牌。”现代牧业联合创始人、总裁高丽娜说。
以牛为本,坚持规模化养殖,从源头保障原奶质量
在安徽省马鞍山市博望区丹阳镇,一个现代化的牧场坐落在绿树环绕的山间,泌乳舍、青年牛舍、育成牛舍、犊牛舍等20多栋牛舍顺势排开,两栋现代化挤奶厅里奶牛正依次挤奶,每天132吨优质鲜奶从这里源源不断运到加工厂。
“马鞍山牧场是现代牧业成立后建立的第一个万头规模牧场,设计奶牛存栏量1万头,目前奶牛存栏量7807头,是我国奶牛规模化养殖的标杆。”场长常茂说,养牛最基本的条件是让牛吃好、喝好、睡好,才能挤好奶。
养了15年奶牛的常茂,每天上班的第一件事就是换上工服到牛舍转转,看看奶牛的料怎么样、水槽的水怎么样、牛的密度大不大。一个多小时后回到办公室,和技术人员、饲喂工、挤奶工等开早会,梳理解决早上巡场发现的问题。类似的工作流程,每天都在各地的牧场重复上演,24万头奶牛时刻感受着现代牧业4500多名养牛人的贴心服务。
而在2005年以前,我国奶牛养殖散养比例高、原奶品质和安全无法保证,缺乏真正现代化、标准化的奶牛大规模养殖牧场。
“要产好奶,必先养好牛。我们只做养牛人——这是现代牧业创立的初心和使命。”高丽娜说,因为规模化养殖能从源头保障原奶质量,为奶源安全保驾护航。
现代牧业从成立之初,始终坚守原奶安全、防疫安全、环保安全三条生命线,担负解决消费者乳品安全危机、奶牛养殖行业防疫危机、社会环境危机三项社会责任。所有牧场都采用先进的散栏式工业化养殖方式,实现全自动TMR喂养、全自动清粪、全自动挤奶及全自动粪污处理,达到养殖规模化、管理自动化、饲喂科学化、牛奶优质化。
“好草,好牛,好奶”始终是现代牧业坚持不变的标准。在现代牧业目前最大的牧场安徽蚌埠牧场,记者了解到,这里以存栏4万头的规模成为全球最大的奶牛养殖单体牧场。“奶牛需要长期稳定的好营养补充才能产出好奶,我们将苜蓿、玉米、燕麦秆、棉籽等进行黄金配比,做成奶牛的营养能量饲料,根据不同牛龄奶牛的不同营养需求,采取针对性饲喂,为每头奶牛提供更合适的营养配给,真正实现科学饲喂。”场长陈明说,通过更换牧场卧床垫料、外移水槽、饮水平台安装喷淋、手机控制风机喷淋开关等水、电、人工方面的改善,保障奶牛舒适度,提高牛群健康水平。
“立足于资源化循环利用、无废弃物排放的目标,我们构建起一条‘饲草种植-奶牛养殖-粪污处理-沼气发电-粪肥还田’的绿色循环产业链条。”现代牧业常务副总裁孙玉刚说,每期牧场都配建了大型沼气发电设施和粪肥综合利用设施,采用沼气发酵无害化处理模式,实现了生产过程中再生能源的循环利用。为解决好奶牛的饲草问题,现代牧业推行“企业+基地+农户”的饲草产业化经营模式。目前,订单饲草种植面积达130万亩,辐射带动牧场周边6万余农户从事饲草种植,年收入6.89亿元,完成青贮152万吨。
记者在马鞍山牧场看到,配套建设的特大型沼气发酵系统,采用“能源生态型”处理利用工艺,1.5万立方米发酵系统日处理能力达720吨,沼渣晾晒后全部用于垫卧床,沼液全部用于粪肥还田。“我们在场区周边流转土地2800多亩,将分离的沼液作为有机肥施用于农田,种植青贮小麦与青贮玉米,用以减少饲料采购成本。”常茂说,牧场做到能量多级利用、物质良性循环,形成无污染的可持续发展生态农业系统。
“目前我国的奶牛标准化规模养殖场比重达64%,综合机械化率达82.4%,挤奶机械化率达100%。”高丽娜说,通过科学有效的管理严控原奶指标,现代牧业优质牧场奶蛋白含量高于3.3,乳脂率高于3.6,体细胞总数控制在15万以下,微生物在1万以下,优于欧盟标准。
以消费者为核心,坚守原奶质量,从挤奶到加工2小时完成
优异的牛奶指标离不开创新的生产模式,现代牧业用最先进的工艺和设备,种好草、养好牛、加工好奶;用最科学专业的生产方式保障牛奶的营养价值,竭力为消费者提供更高品质的营养守护。
“我们采用先进的‘种养加’一体化经营模式,从挤奶完成后到开始加工,2小时内完成,省去原奶存储、运输等环节,是目前国际领先的生产速度,最大程度减少对牛奶的热伤害,更大程度保留牛奶中活性营养物质。”孙玉刚说,整个过程中采用密封管道运输,机械臂操作,使牛奶与空气完全隔离,有效避免奶源污染。
走进现代牧业蚌埠牧场,优美的音乐在挤奶大厅里响起,每台瑞典进口转盘式挤奶台上配备80个挤奶位,每小时可挤480头奶牛。奶牛经过挤奶前药浴、验奶、毛巾擦拭等严格的消毒后,在自动赶牛器的驱赶下井然有序地进入挤奶转盘,每头奶牛从上转盘开始挤奶到药浴后返回,全程8分钟完成,保证奶牛舒适度,提高牛奶质量。在另一侧的加工车间里,刚挤出的鲜奶通过无菌管道从挤奶大厅直达生产车间,全程“零”距离、“零”运输。
正是依托这种创新的生产模式,现代牧业实现了上下游两端的突破:在下游,可以生产出全球领先速度的“2小时活牛奶”;在上游,便于打造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生态牧场。
“现代牧业作为全球第一家以奶牛养殖资源上市的企业,得益于对核心竞争力‘零距离一体化’模式的不断发掘,实现了多项里程碑式的突破。”高丽娜说,现代牧业的优质乳品,在乳脂肪、乳蛋白、体细胞、菌落总数等牛奶关键指标上均领先进口牛奶平均标准,巴氏杀菌奶、UHT灭菌奶的糠氨酸分别稳定低于12毫克/100克蛋白质、140毫克/100克蛋白质,品质居于世界前列,成为国内首家也是唯一一家巴氏灭菌奶和UHT灭菌奶同时通过国家“优质乳工程”验收的企业,使生鲜乳质量提升、加工工艺得到改善,为节能减排、低碳环保作出积极贡献。2019年5月,荣获优质乳工程绿色发展奖;独创的“种养加”一体化生产模式获瑞士通用公证行SGS认证;在2020年世界食品品质评鉴大会上,“尊贵装纯牛奶”再次捧得大会金奖,创下七连冠纪录。
农业农村部食物与营养发展研究所所长、国家奶业科技创新联盟理事长王加启说,现代牧业通过实施优质乳工程,有效提升了产品品质,践行了为消费者提供健康安全、营养丰富、产品优质乳品的承诺。
一项项沉甸甸的荣誉,源于现代牧业15年坚守的创新模式和优异的原奶品质,得到国内外的一致认可。这些成绩的取得离不开现代牧业在发展中注入的红色基因,现代牧业党总支所属26个牧场都成立党支部,党的建设和企业文化紧密结合,将15年积累的宝贵经验、知识,沉淀汇集成“标准、原则、执行、细节、效率”十字方针,每年都召开企业内部反腐倡廉警示会,用发生在内部的案例来教育员工。只要是违反纪律的,件件检查、人人处理。15年来打造了“牛人”特色党建品牌,营造了风清气正的行业环境,助力奶业高质量发展。10月15日,经马鞍山经开区非公综合党委批准,撤销现代牧业党总支,成立现代牧业党委,为现代牧业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强化与下游的协同,以产业链利益联结为突破口,构建原奶生产全链条,让养牛人有了话语权
这两年对现代牧业养牛人来说值得铭记。继2018年重回盈利轨道后,2019年业绩全面大涨,2020年中期业绩显示,受益于单产的稳定提升、淘牛率的持续下降及牛群规模的增长,2020年上半年现代牧业原奶总产量达75万吨,同比增长10%。其中成乳牛年化单产达到了11.2吨,同比增长6%;牛群规模也同比增加4%即9000多头;成乳牛淘牛率同比减少2.6个百分点。上半年销售收入28.28亿元,同比增长10%;净利润2.26亿元,同比上涨69%。下游品牌奶业务收入实现同比增加10%,增长至4.22亿元。“现代牧业盈利能力全面提升,充分彰显了规模牧场的领先优势。”国家奶牛产业体系首席科学家李胜利说,在单产提高与成本下降的双轮驱动下,内增效益增幅明显。目前成乳牛年单产达到新的高峰11吨。未来,通过继续投入提升单产,有望达国际领先水平。
“我国奶业最大的短板在于上下游的联结机制不完善,只有上下游有机结合才是奶业未来发展的必然方向。”中荷奶业发展中心秘书长苏昊说,现代牧业这份亮丽业绩的获得,正是中国奶业未来发展道路上的一个典范,其始终致力加强上下游协同,打造原奶生产的全链条布局。
2017年,现代牧业的发展进入转折期,蒙牛增持现代牧业股票至61%成为重要的战略股东,同年5月开始,现代牧业液态奶交给蒙牛负责整体销售及市场推广,公司与蒙牛在原奶销售、品牌奶销售、财务融资、饲料采购、品质监控等方面的协同不断深化。现代牧业的高品质原奶为蒙牛的高端奶及巴氏鲜奶生产提供了坚实的保障,现代牧业品牌奶借助蒙牛的销售和渠道网络走进千家万户,为无数家庭带来纯正鲜活的高品质牛奶。
2019年7月,现代牧业又引入国内以低温巴氏奶为主打产品的新希望乳业为第二大股东,双方在原奶业务上加强合作。“既有助于建立可靠的客户基础,也可根据下游需求灵活增群扩产,满足国内不断增长的高端原奶需求,提升市场竞争力。”高丽娜说,目前现代牧业的原奶生产精准匹配客户需求,依据淡旺季规律调节供奶量,优化了原奶调运布局,同时多样化品类,为下游客户提供低温奶、A2牛奶等高端原奶,增加产品附加值。
“15年的坚守,让我们和行业共同走过寒冬,以自身经验证明,规模化、科学化的养殖是中国奶牛养殖发展的必然趋势,能有力促进乳品质量提升,有效减少疫病发生、显著改善生态环境。”在奶业行业风雨兼程15年、有“乳业铁娘子”之称的高丽娜充满信心地说,现代牧业盈利能力的全面提升,充分彰显了规模牧场的领先优势。随着行业的结构性调整和下游乳企对原奶需求的不断提升,中国养牛人有了话语权。
奶业是健康中国、强健民族不可或缺的产业。在王加启看来,优质奶只能产自本土。“十四五”期间中国奶业发展的关键在于破解奶业优质发展的难题,奶业的高质量发展必须是奶农与加工企业利益联结紧密。作为中国奶业20强企业之一,在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现代牧业紧密围绕推动全产业链、实现新跨越的总体目标,在今年中国奶业D20峰会上发布了“三年行动实施方案”,以提产降本、提质增效为宗旨,力争到2023年,综合生产力全面提升:原奶总产量由150万吨提升至200万吨,平均单产由11吨提升至13吨,奶牛存栏由24万头提升至30万头以上。
15年弹指一挥间,面对新形势,迈向新征程。“‘十四五’时期我们以现有牧场为基础,高效利用现有设施,建设数字牧场,通过内生增长适度扩群,提升牧场运营效率;降低牛只被动淘汰率,提高奶牛使用效率,为单产提升、产量增长提供坚实保障。”高丽娜信心满满地说,要精准把握双循环新发展契机,充分发挥行业引领作用,加强上下游协同,推进中国奶业高质量发展,为建成现代奶业强国作出新的贡献。作者:焦宏
来源:农民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