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董自斌 庞博 卢思露
坐落在玫瑰园里的民宿小木屋。
游客体验玫瑰采摘。
每年的4月至10月花期,开阳双永村半边山组的这片山坡会变成玫瑰花的海洋。
3月18日,春天的阳光,洒在贵阳市开阳县双流镇双永村半边山组的坡地上。
顺着山坡,8万株大马士革香水食用玫瑰整齐排列,带刺的枝丫,冒出了绿芽。
再过一个多月,这些绿芽将开出香气袭人的漫山花朵,给这片山坡带来八方游客,带来无尽生机。
高原花海的浪漫
开阳县双流镇双永村,有着独具一格的天然优势——作为中国最大硒区之一的开阳,境内土壤硒含量是全国平均值的两倍。
2017年,当王凤书决定返乡创业,在高原的荒坡上种植大马士革玫瑰,带给他底气的,就是这片土地。
王凤书是退伍军人,2001年转业后留在四川。期间,他到“中国有机农业第一县”西充考察,当地有机玫瑰产业给他留下深刻印象。
托朋友多方打听,王凤书找到种植玫瑰的农业专家,并请到开阳考察。
“大马士革玫瑰适应温度在零下6摄氏度到32摄氏度,开阳的气候很适合,富硒土壤独具优势。”有了专家的肯定,王凤书吃下了种玫瑰的定心丸。
说干就干,王凤书卖掉在四川的房子和公司,在双永村半边山组流转1000亩林地和田地,半边山组的26户村民用土地入股,贵州汉王时空硒谷花都农业有限公司成立,种植基地也于2017年12月开工,种下了从四川远道而来的玫瑰花苗。
为了让基地最快见效,王凤书特地购买了5年生玫瑰苗,相较常规的一年苗,价格高且活率低,仅此一项,投入便超1500万元。
在专家的技术保障下,5年苗成活率达到80%,第二年4月,玫瑰花如约绽放,香气弥漫山谷。
一笔“美丽经济”
“他说想回乡创业,我想,那就支持他。”
听着丈夫侃侃而谈“玫瑰梦”,妻子张波兰脸上浮现微笑。
张波兰是四川人,和丈夫在四川相识、创业,现在又随丈夫来到开阳。
“年轻时没有送过妻子99朵玫瑰,现在我可以在高原上送她一片花海。”王凤书说。
在王凤书心里,玫瑰花海是反哺家乡的产业,也是送给妻子的礼物。
按照王凤书的设想,基地要做“美丽经济”的示范样板。除种玫瑰植外,还开展了玫瑰精深加工、采摘、体验、餐饮、婚庆等农旅项目,尤其在“520”和“七夕”等节点上,年年爆满。
“用大马士革玫瑰鲜花提取纯露、精油,进行精深加工才是发展方向。”王凤书说,200朵新鲜大马士革玫瑰花朵,可以萃取40毫升玫瑰纯露,这40毫升玫瑰纯露变成化妆品、玫瑰酒,价值便翻了几番。基地所产的玫瑰精油出口海外,市场价可达每公斤18万元。
2018年,基地生产的玫瑰紫酒、玫瑰花茶均获得了贵州省产品质量监督检验院“富硒农产品”认证。目前,基地可年销售富硒玫瑰紫酒15000件、“水东情坊”富硒玫瑰白酒5000件、富硒土蜂蜜3000公斤、富硒玫瑰花茶1000公斤,富硒玫瑰纯露5000公斤,主要销往四川、重庆,年产值5000万元。
玫瑰飘香,致富路长。从四川来的玫瑰花,又以产品的形式输入川渝市场,“川黔CP”用乡情与坚持带富了一方。
花香四溢的新生活
玫瑰美丽,却也难栽。
想要种出高标准的富硒有机玫瑰产品,更需精耕细作。
“1000亩的基地,玫瑰主要集中在核心区域,周围留下天然林,作为生态屏障。”王凤书给玫瑰施有机肥、喝山泉水,用1平方米5元的地膜,人工除草、人工采摘。
眼下,正是玫瑰除草的季节,务工村民戴着手套,小心地避开玫瑰枝干上密密麻麻的尖刺,一窝一窝地除去树根附近的杂草。
正在除草的双永村村民王银凤既是玫瑰园的股东,又是玫瑰园里的花农,她把家里的10多亩土地入了股,林地每亩每年200元,田地每亩230元,自己再到园区务工,春天除草、夏秋摘花、冬季剪枝,每年能增收上万元。
三年多过去,依托玫瑰产业的发展,半边山组村民不仅增加了收入门路,更唤起了他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而这,也是王凤书最自豪的地方。
王凤书对基地还有进一步的规划——利用山谷中天然溶洞开发窖藏玫瑰酒产品和旅游产品,吸引更多游客,让村民腰包更鼓,在绿水青山中,过着花香四溢的生活。
来源:贵州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