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文丽 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王刚
仲春时节,河北省邢台市任泽区赵村村北的储备林里,林下种植的板蓝根、木香等中药材长势喜人,一派生机盎然的景象。行走在村内宽阔平坦的水泥路上,一盏盏路灯竖立在村道两旁,一幢幢农家小院整齐划一,还有满眼的绿色使人顿觉清爽……
然而,7年前的赵村还是一个彻头彻尾的贫困村。“雨天泥巴路,晴天飞沙伴,外村姑娘不敢嫁,村里小伙儿愁上愁。”是当时赵村的真实写照。
贫困赶不走,小康进不来,“怎么脱贫”成了赵村村民的一块心病。
浇花浇根,治病治本。针对村庄基础设施薄弱、产业发展滞后等难题,赵村帮扶工作队与村“两委”成员因地制宜,找准“突破口”,探索多渠道、多元化的精准扶贫新路径,在引进国家储备林项目的基础上,积极培育发展林下经济,努力让每个贫困户都有增收项目。
“以前种地是填饱肚子,如今种地能鼓起腰包。”村民李兴辰喜上眉梢。李兴辰的三亩多地流转出去,老两口还能在药材基地打工,土地租金加上老两口工资,一年下来收入近五万元。
村党支部书记武计东说,全村共流转了900多亩土地,涉及135户近200余人,这些被解放的劳动力可以在林下种植药材、菊花或外出打工,年增加收入300余万元。
腰包鼓了,环境也要美起来。硬化街道、安装路灯、改厕、建游园广场……一系列民生工程让赵村重焕“光彩”。如今,路平了,灯亮了,街美了,村民茶余饭后还能去村里新建的广场散散步、聊聊天。“短短几年,村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俺们也过上了城里人的生活。”64岁的村民李杏敏感慨地说。2020年,赵村被评为第六届全国文明村镇。
如今,赵村也有了新规划。“未来,要带领村民积极调整农业种植结构,扩大菊花、金银花种植面积,延长中药材种植产业链,把赵村打造成一个绿色生态示范村、美丽宜居乡村、文明建设示范村。”在武计东心中,盘算着一个更美的小康梦。
来源:农民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