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门村位于武乡县城西北部,全村共有158户444人。曾经的义门村,产业基础薄弱、结构单一,村民祖祖辈辈以种地为生,收入普遍不高,建档立卡贫困户占到71户。如今,义门村通过光伏发电、种植梅杏、养牛等多元化产业发展,村集体经济收入得到大幅提升,在摆脱贫困的基础上,探索着乡村振兴的特色路子。
“今天又是一个大晴天,真好啊,俺们又能等着收益喽。”望着屋顶上一排排的 “蓝板板”,义门村党支部书记李玉清喜滋滋地说,“俺们村集体的光伏收益仅去年5月到8月就有近10万元,阳光越充足,发的电越多,村集体的收入就越高,光伏发电解决了我们村脱贫难题。”
驻村第一书记杜瑞鹏点开电脑上的村集体光伏收益分配表介绍道,“村党支部将村集体光伏收益的80%用于脱贫户公益性岗位补助和务工补助。”
义门村通过设置公益性岗位,强化“造血式”帮扶。
除了发展光伏产业,义门村还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种起了梅杏,壮大村集体经济。“去年在进村的道路两侧和村口的那片岭地上栽上了梅杏树,今年夏天就能结杏儿了。梅杏特别甜,一斤能卖到10元到15元,到时又能增加不少收入,村民还能在梅杏园里务工挣钱,日子会越过越甜蜜。”李玉清说。
依山而围的牛圈里,一头头毛色光亮的牛伸着脑袋不停张望。“养的是肉牛,牛肉现在能卖好价钱,母牛再生一些小牛崽儿,还能卖钱。”李玉清说,“李锁江是咱牛棚的饲养员,养牛一天工资70元,原来靠种玉米一年也就收入三五千元,现在当上养牛饲养员,一年能挣两万多元哩。”
李锁江不善言谈,只在一旁呵呵笑,不时给牛棚里添两铲草料。
靠着发展光伏、种植梅杏、养牛,义门村的村民们实现了脱贫增收,眼下,村干部们又谋划起了如何发展红色乡村旅游的事儿。
义门村周围的山上长满杏树、梨树,春有百花、秋结硕果,自然风光优美,而且历史文化积淀深厚。在抗日战争时期,义门村一度是八路军驻扎地,有着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我们想运用义门村丰富的旅游文化资源,协调修缮红色遗址,打造红色教育基地,同时依托义门林区持续加大生态建设力度,开发休闲旅游度假项目,推进特色农家乐建设,让义门村人大步走上致富路!”杜瑞鹏壮志满怀。
来源:山西农村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