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广西金福火龙果种植基地内,成片的火龙果树“爬”满了山坡,工人们忙着剪枝、剪芽。基地场长叶居鸿站在果田旁,看着山坡对面的包装车间,他知道,那里即将繁忙起来。
对基地周边的村民来说,这片基地生长的不止是火龙果,还有他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奔向小康的信心。
近年来,隆安县持续发力推进特色农业发展,现代农业建设取得新成效,全县建成自治区星级示范区4家、市级示范区2家,“隆安火龙果”品牌获得“中国品牌农业神农奖”。
有了收入,他们守住这片乡土
广西金福农业有限公司成立于2014年,在隆安县丁当镇保湾村建设了广西连片种植面积最大的红心火龙果种植基地,形成了集火龙果种苗培育、种植、技术研发、贸易物流、休闲农业观光旅游于一体的特色产业集群。
“以前,许多村民靠种植玉米为生,一亩地每年只有五六百元的收入。基地建成后,许多农户除靠土地租赁获得收入外,还可以来基地打工,生活越来越好。”叶居鸿说。
金福农业构建“公司+基地+合作社+农户+贫困户”经营体系,形成“五金”减贫益贫模式,实现公司有发展、贫困户有收入、村集体有收益,带动当地贫困村、贫困户脱贫致富,产生了良好的示范效应。
在种植基地的办公室楼内,一个土特产展销超市展销着村民自家种植的各类土特产。叶居鸿介绍,目前,金福农业已成为远近闻名的旅游网红打卡地,每次有团体来参观交流,都会选购一些这里的土特产,这对村民来说也是一笔不小的收入。
依托金福农业,不少村民有了稳定的收入,越来越多的人不再背井离乡外出打工,而是留下来建设家乡。
有了信心,他们一起奔小康
“我自2016年开始在基地干活,我很珍惜这份工作,基地就像我的家一样。”隆安县丁当镇白马村村民韦民付说。
韦民付曾是贫困户,一家人住在破乱的小土屋内,靠领低保维持生活。如今,韦民付一身力气有了用武之地,在果田里干活格外卖力,靠双手养活家人。
收入增长了,信心随之而来。现在已成为一名“多面手”的韦民付,什么都会干、什么都能干。“我的新房已经建起来了,家里收拾得干净整洁。我还有一个在读书的女儿,我希望好好培养她,她是我们家的未来,我们全家一起同心奔小康。”韦民付描绘着美好的未来。
金福农业让农户致富更有底气。火龙果剪枝、采摘、分拣、包装等生产环节都需要大量劳动力,金福农业从当地农户中聘用农民工,每月吸纳600多人到基地务工,每人每天收入100—120元。在每年6—10月采摘季,基地每月可吸纳周边农户务工3000人次,其中隆安县震东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区居民近300人次。
有了憧憬,他们投入乡村振兴
火龙果果田内,59岁的卢春弟正在剪芽,他从一座山坡忙碌到另一座山坡,完全不像一名腿部有残疾的人。“剪掉一些侧芽,为的是让以后的果长得更好。”卢春弟说。已在基地内务工5年的他,现在俨然是一名火龙果种植行家。
卢春弟曾靠打零工养家糊口,收入十分微薄,考上大学的女儿也因此一度辍学。
如今,卢春弟的生活是另一番模样——收入稳定不愁吃穿,全家搬进了震东集中安置区,而曾经辍学的女儿也已完成学业,并找到了一份满意的工作。
“我会继续在这里好好干活,爱人在家里养鸡,我们一起努力,让生活过得越来越好。”卢春弟兴奋地说,“之前开展脱贫攻坚工作,我脱了贫。如今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我想带动更多村民发展火龙果种植,为乡村振兴出一份力。”
小小火龙果,带动的是大产业。金福农业着眼“三农”助推脱贫攻坚,累计带贫益贫10712户42090人,带动周边34个村和社区累计获得村级集体经济收入415.82万元,解决了丁当镇及周边农户就业问题,辐射带动脱贫成效十分显著。如今,越来越多像韦民付、卢春弟这样的村民愿意用勤奋创造未来,同心奔小康。
来源:农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