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9日到15日,是第30个全国城市节约用水宣传周。今年活动的主题是“贯彻新发展理念,建设节水型城市”。从课堂上的节水公益讲座,到街巷里的节水志愿活动,再到城市的节水改造工程……普及节水知识,推广节水技术,培养节水意识,一堂生动的社会公开课在全国各地陆续开展。
水是万物之母、生存之本、文明之源。当前,我国水资源不足的问题依然突出,水安全形势依然严峻。这其中,既有我国人多水少、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等自然因素,也有污染加剧、生态恶化等人为因素。为此,党中央明确提出“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的治水方针,把坚持节水优先、强化水资源管理贯穿于治水的全过程,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的各方面。截至目前,全国130个城市创建成为节水型城市,共建成落实海绵城市建设理念的项目达到4万多个,有力带动了全国城市节水工作。
节水是解决我国水问题的根本出路,绝不能出现“一方面水资源紧张,一方面用水方式粗放”的现象。“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对节水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实施国家节水行动,建立水资源刚性约束制度,强化农业节水增效、工业节水减排和城镇节水降损,鼓励再生水利用,单位GDP用水量下降16%左右”“坚持节水优先,完善水资源配置体系,建设水资源配置骨干项目,加强重点水源和城市应急备用水源工程建设”。这意味着,节水既是严格规定的国家意志,也是理应配合的全民行动。
处理好水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是做好节水工作的必然要求。农业生产大水漫灌、城市管网跑冒滴漏、建设改造圈水造景……消除这些浪费水、污染水的乱象,就要坚持以水定城、以水定地、以水定人、以水定产,发挥水资源的刚性约束作用,抑制不合理用水需求,倒逼发展规模、发展结构、发展布局优化,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与水资源水环境承载能力相适应。尤其是针对农业、高耗水工业和服务业用水,必须加强定额管理,加快节水技术应用和节水产品改造,加大雨洪资源利用力度,使节约用水真正成为水资源开发、利用、保护、配置、调度的前提。
让惜水爱水护水理念深植人心,是做好节水工作的题中之义。日常生活里,用完水龙头有没有拧紧?洗车、淋浴、洗衣用水是不是合理?没喝完的瓶装水带没带走?看似微不足道的细节,却一样是保护水资源的重要内容。“莫以善小而不为”。节约用水,不是过“苦日子”,而是学会“适量使用”“一水多用”。只有每个人都从点滴做起、从身边做起,才能营造全社会的节水氛围,树立绿色文明意识、生态环境意识和可持续发展意识。
有人算过一笔账,假如一个城市有60万个水龙头关不紧、20万个马桶漏水,一年就会损失上亿立方米的水。让节水成为一种习惯、一种自觉,这是对今天的生命负责,也是对未来的生存担当。
来源:人民网-观点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