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栏目
首页要闻 • 正文

印章、医书、号谱 见证“四渡赤水出奇兵”

发布时间:  责任编辑:晓东

赤水河畔的太平古镇。四川日报全媒体记者 吴晓铃 摄

四渡赤水太平渡陈列馆参观者众。四川日报全媒体记者 吴晓铃 摄

红军用过的马灯。四川日报全媒体记者 吴晓铃 摄

四川省泸州市古蔺县太平古镇,亭亭如盖的古树名木、依山而建的传统民居、保存完好的红军遗存,已令当地成为小有名气的红色旅游目的地。在太平古镇最高处,中国工农红军四渡赤水太平渡陈列馆是很多游客的打卡处。这座1958年便建起的纪念馆,是国内较早一批红军长征纪念馆。1935年,中国工农红军在长征途中,转战古蔺县境内的时间达54天。四渡赤水的主要渡口之一便在太平古镇。这座纪念馆收藏的革命文物,与太平古镇的红色遗迹一起,成为见证“四渡赤水出奇兵”的珍贵材料。

□四川日报全媒体记者 吴晓铃

A

一枚印章

见证﹃扎西整编﹄

6月,太平古镇随处可见前往踏访红色遗迹的游客。陈列馆内,大家更是久久停驻。看似不起眼的一件件文物背后,恰是红军长征途中四渡赤水突破国民党军队围追堵截那段惊心动魄的历史。

四渡赤水战役,是遵义会议后,中央红军在长征途中,处于国民党几十万重兵围追堵截的艰险条件下,进行的一次决定性运动战役。在毛泽东、周恩来、朱德等指挥下,中央红军彻底粉碎了蒋介石等反动派企图围歼红军于川黔滇边境的狂妄计划,红军取得了战略转移中具有决定意义的胜利。

毛泽东指挥中央红军三个月六次穿越三条河流,转战川黔滇三省,巧妙地穿插于国民党军重兵集团围剿之间,不断创造战机,在运动中大量歼灭敌人,牢牢地掌握战场的主动权,取得了红军长征史上以少胜多、变被动为主动的光辉胜利。

四渡赤水,从1935年1月19日离开遵义,到5月9日巧渡金沙江,历时111天。红军的足迹踏遍了古蔺的山山水水,来去54天,古蔺也成为唯一全程见证四渡赤水的县。

四渡赤水太平渡陈列馆馆长胡元炯介绍,红军长征始于第五次反“围剿”失败。为保存实力,中央红军从江西瑞金出发开始战略转移,准备到湘西与贺龙、萧克的红二、六军团会合。不过国民党预料到了红军可能的去向,蒋介石的“中央军”和湘桂粤军阀已集中30万人,在湘江以东地区布下了号称“铁三角”的第四道封锁线,欲将中央红军“包围全歼于湘江东岸地域”。面对生死存亡,红军将士浴血奋战七昼夜,最终以折损过半的惨重代价突破湘江封锁线,粉碎了敌人的企图。此后,红军转兵贵州,在遵义会议上,结束了王明“左”倾错误路线在中共中央的统治,确立了毛泽东在党和红军中的领导地位。1月19日,中央红军由遵义地区北上,向土城方向开进,意在泸州上游一线北渡长江,以便同红四方面军一起实行总的反攻,争取“在成都之西南或西北建立苏区根据地”,赤化四川。

北渡长江计划并不顺利。1月28日,红军在“青杠坡”战斗失利,毛泽东果断决定暂缓执行该计划。1月29日,中央红军分别在猿猴(今元厚)、土城西渡赤水河到了四川境内,这便是著名的“四渡赤水”的第一渡。

一渡赤水后,红军由北渡长江转而挥师云南扎西。2月9日,中央政治局在扎西召开会议,进行了“扎西整编”。

四渡赤水太平渡陈列馆的“镇馆之宝”,便是一枚见证“扎西整编”的印章。印章底部,可以清晰看到“中国工农红军第十七团第一营之印”几个篆体字。

史料显示,红军决定扎西整编,旨在适应运动战、游击战的打法,使部队更加灵活机动。针对当时红军牺牲比较多,伤病比较多,为了提高中央红军部队的机动性和连队的战斗力,把中央红军从10个师30个团缩编为16个团加干部团,共17个团。

胡元炯说,这枚印章所属的十七团,在整编前原属红三军团。整编后,一军团6个团,三军团4个团,五、九军团各3个团,一共才16个团,也就是说,这枚印章中的“第十七团一营”在扎西整编后,便不复存在。

1965年,叙永县摩尼镇的两兄弟上山割草时,偶然发现了这枚印章,并上交了国家。它是“扎西整编”的实物见证,被评为国家一级文物,也因此成为陈列馆的“镇馆之宝”。

B

一本医书

折射军民鱼水情

陈列馆内,一本破损老旧的医书,也置于显眼之处。这是1933年红军军医学校《西实用内科学上册》教材,红军长征途中,赠送给了古蔺当地的医生,成为中国革命史、红军卫生史以及军民鱼水情的见证。

1933年,江西瑞金出版社出版了这本医书,用作红军军医学校培养红色医务人员的教本。现存四渡赤水太平渡陈列馆的这本医书,因为年代久远,封面、封底以及扉页都已缺失,全书泛黄,出现皱折、焦脆、磨损等病害,不过主要内容仍然保存完好。全书共分为三编,第一编,传染病学,共24章;第二编,呼吸器病学,共5章;第三编,消化器病学,共8章。每编有总结,各论,每章略述,有病原因、症状、类别,预防、处方、中英文对照等。

这本红军医书为何留在古蔺?胡元炯介绍,红军长征经过太平渡时,一位名叫胡大成的土郎中积极主动为红军伤员治伤。其中一位红军小战士痊愈后为感谢胡大成的精心护理,便将医书赠给他。1975年,胡大成的儿子胡廷汉将医书捐出。

红军战略转移条件艰苦异常,为何战士还会把医书带在身边呢?今年初,胡元炯接到的一通电话,或许可以回答这个问题。

打电话的是一位名叫林立的老人。他的父亲林金亮,曾经亲历长征。长征途中,他就曾带着一挎包医书上路,其中就有这本《西实用内科学上册》。

林立说,长征开始前,他的父亲曾在瑞金红军卫生学校学习。得到即将战略转移的命令以后,他将尚未开课的教材撕掉封面和封底,裁掉书的空白边角,一番精剪后装进了挎包。长征开始以后,林金亮被分配到红五军团卫生部收容队工作。白天收容安置伤病员,晚上抽空学习。当时,医务人员除了武器弹药、医疗卫生用品、口粮和个人用品外,还要额外背负2至3人的口粮及部分大洋和药品,用于救援和安置伤员之需。尽管这样,他仍记得卫校教员说:“到了根据地,还要复课考试。”所以,这些书他始终不敢随便丢掉。新中国成立后,林金亮还将其中一本作为传家宝留给了后人。

这本留在古蔺的医学教材,是不是林金亮所赠,还需继续考证。但此书虽然失去了主人,却依然能够证明在80多年以前,有一位红色卫生工作者将这本医书视为珍宝,带上了长征的征途。80多年以后,它成为中国革命历史、红军卫生史、卫校发展史及一位红色卫生工作者的成长史紧密关联的真实物证。

C

一本号谱

被红军视若生命

在陈列馆内,每一件文物背后,都有一段可歌可泣的历史。一本泛黄的号谱,背后却是红军战士对重要资料的舍命相护。

这本红军绝密号谱,原件现存中国军事博物馆。因文物和四渡赤水有关,后被四渡赤水太平渡陈列馆复制。

胡元炯说,这本号谱由曾经参加红军长征的谢金澄老人捐赠。谢金澄出生于江西,13岁参加红军。由于年纪太小,他被调到当时在阁源县的红十军通讯学校学吹号,并因成绩较好当上班长,负责保管学校颁发的号谱。“谱是命、命是谱,舍命不舍谱、舍谱必舍命,保住密码谱,革命就胜利!”老人一辈子记住了当年颁谱会上的这句誓词。

1935年1月3日,红军强渡乌江成功。年仅19岁的谢金澄在这场战役中受伤掉入江中被救出,养伤期间随部队继续长征。1935年2月2日,谢金澄在经过今天的叙永县摩尼镇时,实在走不动了,被部队寄放在当地村民家中养伤。从此,谢金澄就留在了摩尼。因为受伤掉队之后,绝密号谱来不及交给上级,就秘密保存下来。

1954年9月,谢金澄向西南文化局(重庆)捐献出这两本有军团代码和五线谱的号谱,其中《中国工农红军部队机关名称代码》为当年部队机密代码,尤为珍贵。如今,这本被老人视作生命的号谱,已经成为珍贵的国家一级文物。

红军四渡赤水期间,留下了许多资料,它们今天都成为那段伟大征程的见证。

红军扩军宣传缎画,1976年复制。缎画为长征途中红军宣传干部黄镇创作。画面有红军欢迎工农及工农踊跃报名参军的生动场面,并题写了“勇敢的工农当红军去”的口号。在红军的扩军宣传影响下,古蔺县有800多名贫苦青年参加了红军。出现了父子同入伍、兄弟同参军的动人事例。

在陈列馆,还有大量珍贵的照片记录了当年的历史。其中一幅照片,拍下了叙永石厢子肖有恩老人家中的3枚铜板,这是四渡赤水时毛泽东留下的。据介绍,“鸡鸣三省会议”召开时,正值年关,红军开仓分粮、宰杀年猪,和当地百姓过了一个快乐年。离开时,住在肖有恩家中的毛泽东,拿出3枚铜板,感谢肖家为他们提供住宿。肖有恩悄悄藏在自家屋柱上,保存了下来。这3枚珍贵的铜板,说明了红军严格遵守群众纪律是自上而下的,高级领导率先垂范。

重温革命历史,传承红色基因,今年的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上,四渡赤水红色研学精品线路正式发布。这条线路从遵义会址出发,沿着长征行军路线展开,其中就将四渡赤水的重要点位古蔺太平渡纳入。届时,学员们可以跟随革命先辈的足迹,回溯长征历史、感悟长征精神。

本文图片除署名外由四渡赤水太平渡陈列馆提供

 来源:四川日报

    相关文章Related

    返回栏目>>

    Copyright©2008-2019中乡网(xiangzhen.org)版权所有

    川公网安备51050202000200号   蜀ICP备13027954号-1

    投稿邮箱:2135293720@qq.com 电话: 0830-31564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