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讲北京老字号的来历、为玉河曲桥设计改造方案、化身胡同宣传“小导游”……在本市近日召开的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专题交流研讨会上,东城区黑芝麻胡同小学集中展示的“地缘课程”成果令人眼前一亮。
何谓“地缘课程”?简单说就是一门“故土乡情”课,展示的是学校所在地域的珍贵文化与历史传承。这些年,为提升青少年的综合素质,教育部出台纲要,明确要求中小学开展实践活动课程,不少学校都花了很多心思。就拿黑芝麻胡同小学来说,依托于鼓楼脚下、中轴线北端等得天独厚的地域条件,上线了校史课程、胡同课程、大运河课程、中轴线课程四大模块,让孩子们走出去、接地气,在触摸胡同肌理、踏访玉河故道中感受老北京的文化魅力。而随着对脚下土地、风土人情的了解增进,小小少年不仅对生活的感悟加深,对家乡的热爱之情、认同之感也更加浓厚。
有人说,故乡就是每个人在生命之初,探头看到的世界。而这方天地,不只是容纳生活的物理空间,也包含了丰富的民俗风物,接续千百年的文化传承。不管是历史沿革、文化乡音,还是一砖一瓦、一街一店,都构成了生于斯长于斯的人们确认归属的共同记忆。但不得不说,这些年,发展日新月异,城市加速变迁,共同的地理凝聚力在空间层面逐渐松弛,越来越多的人与脚下的土地出现疏离,甚至“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却不知家乡的名字来历。”因此,从历史文脉中寄托情感,在亲近家乡风物中体认归属,就显得尤为必要。从这个意义上说,每个人都应该上一门“故土乡情”课,将其纳入课堂从娃娃抓起,无疑会让这种情感依归更牢固。
孩子的“故土乡情”课怎么上?在笔者看来,相较于宏观抽象的科普,具体可感的身边事更能引发共鸣;相较于匆匆忙忙的“打卡”,真探访慢体验更能触动人心。尤其对于北京来说,坐拥3000多年建城史、800多年建都史,历史文化资源极其丰富。红墙黄瓦见证了岁月沧桑,寻常巷陌有说不完的故事,随便“取一瓢”都能大放光彩,也能让孩子们在独特体验中获益匪浅。学校不妨立足所处地域,挖掘特色,做出趣味。在引人入胜上下功夫,在落细落小上花力气,“故土乡情”这门课就能实实在在入脑入心。
在影片《我和我的家乡》最后一个章节中,主人公有句朴素的话异常动人:“我是在一个小山村里长大的,那是世界上最美的地方。”不管走多远,家乡这个词,永远是我们心里最柔软的地方。在变动不居的原子化社会,希望类似“地缘课程”这样的熏陶活动多一些,让更多人了解自己的家乡,记住自己的乡愁。(范荣)
来源:北京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