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央视大型政论专题片《将改革进行到底》引来诸多关注。看后,我体会良多。作为乡镇党委书记,站在改革攻坚的第一线,直接服务于群众,作用于发展,肩负着带领一方群众走向富裕的重任,必须要当好改革派实干家。
经济步入新常态,“从高速增长转向中高速增长,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升级,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乡镇的发展,挑战与机遇并存。以三合镇为例,一个典型的农业乡镇,地处丘陵,农业规模化生产经营条件有限,加之工业基础薄弱,如何在改革攻坚中找准自己的位置,如何贯彻落实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对三合镇发展之路至关重要。在这爬坡过坎的重要关头,乡镇党委书记必须当好改革派实干家。
当好改革派实干家,意味着要敢于创新。创新是实现发展的第一把钥匙。乡镇要在改革中实现跨越式发展,党委书记必须要解放思想,敢于蹚新路。工作中的老大难问题,能不能用新方式新举措去解决?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是不是用新眼光新思路去看待?要主动拥抱大数据、人工智能时代,将现代科技融入到工作中来,提高政府工作效率。面对发展的新模式新业态,要以开放包容的姿态去学习去接受。对产生的新问题新挑战,要创新工作方法,提高治理水平和治理能力。在创新中,激发发展的强劲动力。
当好改革派实干家,意味着要勇于担当。改革之路从不是一马平川,必定会有阵痛,但不能因为有阵痛而不前,因为有风险而躲避,因为有困难而不为。无论是农业供给侧改革还是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无论是扶贫攻坚还是美丽乡村建设,无论是公共基础设施建设还是文化事业发展,改革者都要在期间披荆斩棘。没有魄力,没有担当,必然一事无成。勇于担当不是口号,是要以高瞻远瞩的战略眼光谋定发展全局,以破釜沉舟的改革勇气释放发展活力,以独特缜密的政治智慧破解发展难题,以“为官不为”为耻的思想觉悟找准行为准星。
当好改革派实干家,必须要狠抓落实。目前,具有四梁八柱的改革主体框架已经基本形成。无论是经济体制、政治体制的宏观改革,还是河长制、土地流转制的微观举措,最终都要落到“落实”二字上来。乡镇作为最基层的一级政府,改革措施到不到位,群众满不满意是检验改革成效的唯一标准。以往,常常会出现“最后一公里”问题,究其原因,很大程度上跟抓落实不到位有关。落实不到位,改革就烂尾。抓落实必须经常抓、持久抓、反复抓,不能抓一阵子松一阵子,热一阵子冷一阵子,要步步为营,注重实效,一仗接着一仗打。
当好改革派实干家,必须要厚植耐心资本。改革任务艰巨,不可一蹴而就。越是到了改革深水区,剩下的越是难啃的硬骨头,必须以功成不必在我的胸襟,以滴水石穿的耐力,以铁杵磨针的功夫,以钉钉子的精神,攻坚克难。“短平快”地急于求成只会自毁长城。目前,我们遇到的改革问题非一日形成,解决起来也不是一日之事。“贵有恒,何必三更起五更眠;最无益,只怕一日曝十寒。”改革路上,没有终点。心怀足够的耐心,做到久久为功,善作善成,迎接一个个新起点,才可行稳而致远。(人民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