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县乡视点 > 山西:绽放在上党大地的农村精神文明之花
        让广大农村“乡风民风美起来、人居环境美起来、文化生活美起来”。立足增进民生福祉,顺应人民群众整治“脏乱差”、建设“洁齐美”的期盼,从去年12月开始,长治市在全市国道、省道、县道、乡道、村道五级道路沿线,集中开展以治理违章建筑、乱堆乱放、视觉污染、道路扬尘、道路设施为主要内容的“五级道路五项治理”专项行动,着力建设产业带动型、旅游服务型、文化传承型、古村保护型、山村风景型、田园风貌型等多种特色乡村、风情小镇,全市农村面貌发生翻天覆地变化,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进一步增强。农村精神文明之花在上党大地竞相绽放。
  长治市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经验值得借鉴。5月31日至6月1日,全省农村环境集中整治现场会在长治市召开。一个时期以来,长治市不断深化对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特点和规律的认识,探索出许多新思路,创造出许多新办法,积累了许多新经验。
 
突出核心价值观培育弘扬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坚持深入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宣传教育,常态化组织开展道德模范、长治好人、上党公仆、当代乡贤等道德典型学习宣传、评选表彰活动,接力开展“群众身边的好人好事”、“好人物、好家庭、好团队”大型新闻采访活动,“好人文化”成为长治市最鲜明的价值坐标,涌现出全国、全省道德模范(含提名奖)和中国好人59人,其中32人生活或工作在农村基层,占到总数的54%。涌现出市级“最美家庭”3000多户、省级以上“最美家庭”17个、山西省美德少年28名、全省首届十大“最美孝心少年”两人。
  如今,农村墙面、街巷变身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文化墙,成为群众身边潜移默化的“宣讲团”,以农民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融入日常生产生活。长治市郊区以家庭文明建设,文明家庭创建为目的开展的“传家训立家规扬家风”活动,在各村设立文明家庭榜,树立了好榜样,传播了正能量;沁县挖掘整理优秀传统家训家规和革命前辈红色家风家规,打造优秀家风家训主题街道、社区、公园、学校、村庄,广泛开展“三评五进六个一”活动,传播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弘扬了时代新风正气。壶关县练好“乡贤文化”三字功,开展“乡贤文化”四进活动,发挥当代乡贤“三引领”作用,较好地涵育了文明乡风。
 
抓住美丽乡村建设主题
 
  美丽乡村建设,是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主题,不仅要建好农民群众“身有所栖”的物质花园,更要构筑起农民群众“心有所寄”的精神花园。
  自“五道五治”行动开展以来,长治市各县(市、区)以“十整十治”为美丽乡村塑形,建设了一批精致、精美、精品的产业带动型、旅游服务型、文化传承型、古村保护型、山村风景型、田园风貌型特色乡村、风情小镇,它成为农民幸福生活的家园,市民休闲度假的乐园。
  以文明为美丽乡村铸魂,农民文明素质和农村文明程度不断提升。郊区大力实施“五村联创”工程,成片连线打造了一批以美丽为形、卫生为基、清洁为底、平安为本、文明为魂的示范乡村,推动形成了百村共创建、村村有特色的文明创建氛围。平顺县积极深化文明村镇创建,涌现出全国文明村镇1个,省级文明村镇6个,市级文明村镇14个,县级文明村镇70个,处处呈现出生产发展、环境优美、乡风淳朴的崭新画面。潞城市、沁源县坚持把戏送到家门口,农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五彩缤纷,获得感和幸福感进一步增强。
 
坚持利民惠民鲜明导向
 
  围绕为农民群众办好事办实事这一宗旨,长治市各级党委、政府求真务实、真抓实干,切实解决农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着力帮助农民群众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实际困难,农民群众在参与创建、投身创建的过程中,感受到了变化、享受到了成果。
  城区、高新区大力实施城中村改造工程,坚决打赢“违建清零”攻坚战,农村人居环境得到根本改善,农民群众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指数得到很大提升。襄垣县强力整治“四堆十乱”。
  长治县大力实施“四通三化”工程,潞城市扎实推进“四有五化六通”建设,一批山清水秀生态美、村容村貌整洁美的宜居乡村成为一道道亮丽风景。
  郊区王庄村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打造街心人文景观,全村群众安居乐业;下秦村设立爱心敬老院,对60岁以上老人进行“日托管理”,彻底解决了村民的后顾之忧。
 
融铸浓郁地方文化特色
 
  长治市红色革命文化厚重,优秀传统文化丰富。鉴于此,该市以红色革命文化打造美丽乡村建设新引擎,用优秀传统文化滋养涵育现代乡村大文明。
  武乡县营造红色文化氛围,发挥太行精神引领作用;黎城县开展红色遗址普查保护工作,启动“红色百村保护工程”;平顺县坚持挖掘老典型与培育选树新典型并重,实施劳模文化品牌战略;屯留县利用农村闲置墙体,着力打造红色、好人、民俗三种文化墙,唱响了时代最美主旋律。
  襄垣县将文化元素有机植入美丽乡村建设中,打造了一批神话传说、德孝传家、农耕文化、田园风光、乡风民俗、时代印记等特色迥异的美丽乡村,文化部领导给予高度评价。长治县西火镇、荫城镇彩绘以中国梦、红色记忆、民俗文化、欢乐七彩等为主题的文化墙,光明日报以《上党大地长出“童话世界”》予以宣传报道。郊区文化墙建设注重挖掘村庄文化底蕴和历史典故,富有地域特色的优秀文化家喻户晓、路人皆知。
  长治市地方曲艺种类丰富,各地积极开展地方曲艺汇演、民间文艺展演、民俗文化表演等活动,擦亮了“中国曲艺名城”新名片。长治县、长子县积极举办山村文化艺术节、八音会演奏、鼓书说唱等群众自办文化活动,农民群众充分感受到了“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文化生活的多姿多彩。
 
推动乡风民风美起来
 
  为了乡风民风更美,长治市把反对婚丧嫁娶大操大办、铺张浪费、盲目攀比,作为推动移风易俗、树立文明乡风的重要内容,组织全市农村修订完善“一约四会”、规范设置“一墙两榜”,制定出台婚丧嫁娶办事标准、程序,努力实现婚丧嫁娶有章程,农民负担降下来,乡风民风美起来。
  截至目前,长治市已有2730个行政村制定完善了村规民约,其中一半以上的行政村成立了红白理事会。郊区首批28个“五村联创”示范村全部建立“一约四会”,并积极发挥作用,实现了管理有制度、办事有流程、学习有榜样,陈规陋习有效遏制,文明新风扑面而来。
  瓦窑沟村制定红事宴请150元一桌的用餐标准;老顶山镇各村丧事简办,不宴请、不穿孝、不请八音会,切实减轻了群众负担。长子县色头镇琚村、平顺县青羊镇莫流村、沁县郭村镇石板上村,以三字歌的形式编制村规民约,将婚丧嫁娶的要求琅琅上口、通俗易懂地表达出来,既延续了老传统,又体现了新风尚。城区太西街道屈家庄村、屯留县西贾乡张贤村、壶关县晋庄镇晋庄村、黎城县黎侯镇东关村、沁源县沁河镇城南村等成立红白理事会,规范婚丧嫁娶事宜,树立了婚事新办、喜事小办、丧事简办的新风正气。
 
  德孝文化传家风、村民自治润民风、当代乡贤带乡风、好人好事育社风,以“德耀上党”为主题的“四风”培育,脚踏实地地践行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农村公共文化服务提升工程,群众文化繁荣工程,上党文化传承弘扬工程,“三项工程”厚植美丽乡村建设文化沃土,点亮了文化新村。“乡风民风美起来、人居环境美起来、文化生活美起来”,长治市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实践,正在一步步靠近这一建设美丽乡村的最终目标。(山西经济日报)
推荐:
播放次数:
内容摘要
让广大农村乡风民风美起来、人居环境美起来、文化生活美起来。立足增进民生福祉,顺应人民群众整治脏乱差、建设洁齐美的期盼,从去年12月开始,长治市在全市国道、省道、县道、乡道、村道五级道路沿线,集中开展以治理违章建筑、乱堆乱放、视觉污染、道路扬
标签:
来源:山西经济日报时间:2017-08-07 15:27作者:江山多娇责任编辑:江山多娇
热点推荐
热门排行
首页 | 网站地图

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 网络110报警服务 | 12321垃圾信息举报中心 | 中国新闻网站联盟

版权所有 中国乡镇网新闻中心 投稿邮箱:2135293720@qq.com 电话: 4009-916-216 蜀ICP备13027954号

法律顾问:四川滨河律师事务所律师 徐旭 关于我们 | 加入我们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免责声明

电脑版 | 移动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