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栏目
首页要闻 • 正文

有79个品种!四川最大水稻中试基地启动育秧

发布时间:  

  3月19日下午,眉山市东坡区太和镇永丰村种粮大户王元威只用了2个小时,就把稻种和营养土装入1600个育秧盘里。这个工序,他和四川农业大学教授马均讨论了近半个月。

  马均在永丰村管理着总面积1500亩、全川最大的水稻中试基地,对每个希望在川推广的水稻新品种,进行为期两年的中试。多年以来,他俩紧密合作,中试基地的育秧业务一直由王元威“接单”。中试通过的优秀品种,也由王元威率先种植。

  19日13时,永丰村12组的育秧工厂内,王元威拧开电闸,首次作业的自动化育秧机展现了速度。3秒后,沿着流水线转了一圈的育秧盘,装满湿度和肥料适中的营养土。随后,工人们将育秧盘按20个一组排列,开始撒种、覆盖表层土。

  春分正是成都平原育秧的启幕时节。正在清理苗床的王元威合伙人曾利说,育秧涵盖种子防虫处理、苗床整理、营养土搭配、浇水保湿、暗化催芽等工序,每个环节都关系到育秧成色。今年,马均团队计划在永丰村中试水稻品种80个,数量为近年来新高。其中,新品种60个、上一年度中试表现优异品种19个、已推广且表现良好的参照系品种1个。马均说,今年,农业农村部启动粮油等主要农作物大面积单产提升行动,对新品种的评价越来越严格。只有在中试期通过出芽率、抗病性、高产性、宜机性等10多个指标测试合格后,才有可能在全省大范围推广。79个育秧参试品种,是今年“赶考”的第一关。

  按自动化育秧机的效率,1600个育秧盘作业1小时就能完成。速度为何变慢?王元威解释,采购自动化育秧机,是为了承接周边农户今年大春的育秧业务。但“首秀”就是高难度,从3月初到3月16日,马均和王元威经多次探讨后,才确定育秧规模。为扩大中试规模,马均决定今年79个参试品种每个用种量4斤,刚够20个育秧盘(可满足一亩插秧需求)的用量。“机械作业,1分钟就能完成1个品种的育秧。但这样很难分辨出不同的品种,中试也没了意义。”王元威说,他和学习农学专业的儿子王海聪反复调试机器,才确定了“机械+人工”混合模式育秧。

  19日15时,工人们完成撒种、覆土和稻种标识制作等作业后,育秧盘被运往育秧工厂的催化房,开始为期5天的暗化催芽。“催芽完成后,将移栽到苗床里。再过1个多月,就可移栽了。”马均说。来源:四川日报

 

编辑:晓东  责编:声辉

    相关文章Related

    返回栏目>>

    Copyright©2008-2019中乡网(xiangzhen.org)版权所有

    川公网安备51050202000200号   蜀ICP备13027954号-1

    投稿邮箱:2135293720@qq.com 电话: 0830-31564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