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栏目
首页法治 • 正文

编故事“卖惨”圈钱?网络不是法外之地

发布时间:  

  名为“小小努力生活”的博主在视频中自称经历家庭多重不幸,被亲生父母抛弃、奶奶和姐姐去世……在积累了一定的粉丝后,她开始直播展示家庭冲突和追讨抚养费等情节,吸引更多粉丝关注后开始直播带货。警方调查发现“小小”的真实身份和经历都是虚构的。最终,她因谎报警情和虚构事实被行拘,并处罚款。同时,她和参与直播的父母及姑姑也因虚假广告罪受到行政处罚。(见11月2日央视网)

  不知从何时起,“卖惨”成了短视频、直播、电商等领域的一个新赛道。例如,一位拥有554万粉丝的大V博主发视频称,自己才25岁,就被确诊肝癌晚期,引来无数网友捐款。但结果却是,该博主虚构事实、欺骗感情,众人也由悲转怒。此外,常见的还有“父母双亡”“老人无依”“捡瓶子卖钱挣学费”等“换汤不换药”的卖惨剧情。这些博主的“小算盘”在于,通过“卖惨”获得流量关注后,再通过接收打赏、带货等方式变现。

  当下,短视频平台已成为网民休闲娱乐的重要渠道,通过编造传播虚假信息“造热点”“带节奏”的行为,无底线地透支着网民的善意,搅乱了网络空间的生态,制造社会对立与撕裂。这不仅有违公序良俗,而且触及了法律红线。作为“网红”,既然吃着“流量饭”,就必须担负起作为公众人物的社会责任。网友虽一时被蒙骗,但流量越高,被识破的可能性越大。为了流量“卖惨”是自毁前程,“卖惨”蹭的流量越高,跌得会越狠、摔得会越重。

  网络空间活跃着数亿用户,任何一点内容上的风险,都会带来难以想象的后果。遏制“卖惨”乱象,相关部门需加大惩处打击力度。当下,随着“清朗”系列治理行动的开展,相关部门对直播、短视频行业作出规制和指引,不少“毒流量”遭到全网“封杀”。此外,各大短视频、直播平台要严格把关,不能让网络成为戏精和骗子的舞台。如果平台上充斥着低质量内容,势必导致“劣币驱逐良币”,这也无益于行业的良性发展。平台在完善内容审查、加强溯源管理的同时,也要改进算法推荐机制、健全流量分配体系,扩大优质内容的触达范围,让“卖惨”视频失去生存空间。

  网络无边,法律有界,网络空间绝不是法外之地。要想网红变“长红”,从业者不能剑走偏锋,而是要检视自身、找准定位,在提升内容质量上下功夫。对于“卖惨”类视频,网民也要提高警惕、擦亮眼睛。来源:工人日报

 

(编辑:晓东 责编:徐声辉)

    相关文章Related

    返回栏目>>

    Copyright©2008-2019中乡网(xiangzhen.org)版权所有

    川公网安备51050202000200号   蜀ICP备13027954号-1

    投稿邮箱:2135293720@qq.com 电话: 0830-31564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