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全国各地的基层乡镇正处于扶贫攻坚决胜阶段,但是为了迎接各上级部门的检查,表示“热情”、对上级部门的“尊重”和不失“面子”,公务接待餐往往摆上“高大上”的大鱼大肉、山珍野味,甚至按“级别”的不同有不同的档次标准,造成了严重的浪费,在扶贫攻坚的决胜时期 “过度”的公务接待实属“打肿脸、充胖子”。违反了中央的八项规定。
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中对公务接待有明确规定:党政机关应当严格执行国内公务接待标准,坚持从严从简,勤俭办一切事业,降低公务活动成本;坚持依法依规,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和党内法规制度的相关规定,严格按程序办事。出现接待餐桌上的“浪费”,不仅是四风的反弹的体现也是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执行不力的体现。
笔者认为,想要改变过度的公务接待这种普遍现象,一是领导干部首先扭转思想是关键。接待不是菜越多越好,人越多越好,场面越大越好。要继续发扬艰苦奋斗精神,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接待一切从简,根据地方特色创新接待方式。把“大鱼大肉”变成“民风民俗”,把“满汉全席”变为“创新文化”。领导干部必须明确,对上级的尊重、热情不是体现在形式和排场,而是更需注重细节。二是明确标尺,严把程序关。严格实行公务接待审批控制制度,严格按照批准的接待方案执行,各级党政机关根据实际情况制度明确的公务接待标准,从发出公函到统筹安排,从财政审批到监督监管都需严格按照接待程序进行,同时把相关的台账记录做好整理保存。三是加强监督管理,强化问责机制。审计、纪检、督查室等相关部门要加强对本级党政机关各部门和下级党政机关公务接待工作的监督检查;财政、审计部门加强对接待经费开支和机关内部接待场所的监督;纪检监察机关严肃追究接待单位相关负责人、直接责任人的党纪责任、行政责任并进行通报,涉嫌犯罪的移送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