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乡镇网

热门关键词:  as  怀远县  张山  泸州  请输入关键词

新时代,你的生活将发生这些变化

2017-10-20 11:15 人民日报
  18日上午,习近平在十九大报告中说,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在这份三万多字的报告中,过去5年来我们取得的一项项民生成果令人欣喜。更重要的是,展望未来,这份报告还披露了更多的民生“红包”,咱们也别错过!
  18日上午,习近平在十九大报告中说,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
  在这份三万多字的报告中,过去5年来我们取得的一项项民生成果令人欣喜。更重要的是,展望未来,这份报告还披露了更多的民生“红包”,咱们也别错过!
  ◎上一个5年,这是我们的成绩单
  国内生产总值由54万亿元增长至80万亿元,稳居世界第二;
  粮食生产能力达到12000亿斤;
  城镇化率年均提高1.2个百分点,8000多万农业转移人口成为城镇居民;
  6000多万贫困人口稳定脱贫,贫困发生率从10.2%下降到4%以下;
  城镇新增就业年均1300万人以上;
  城乡居民收入增速超过经济增速,中等收入群体持续扩大;
  人民健康和医疗卫生水平大幅提高,保障性住房建设稳步推进。
  ◎未来,这些民生“红包”值得期待
  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带领人民创造美好生活,是我们党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必须始终把人民利益摆在至高无上的地位,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朝着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不断迈进。
  未来,根据十九大报告的工作部署,这些民生“红包”值得期待:
  更令人民满意的教育
  “必须把教育事业放在优先位置,加快教育现代化,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高度重视农村义务教育,办好学前教育、特殊教育和网络教育,普及高中阶段教育;
  加快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
  健全学生资助制度,使绝大多数城乡新增劳动力接受高中阶段教育、更多接受高等教育。
  更高的就业质量和收入水平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要坚持就业优先战略和积极就业政策,实现更高质量和更充分就业。”
  大规模开展职业技能培训,注重解决结构性就业矛盾,鼓励创业带动就业;
  促进高校毕业生等青年群体、农民工多渠道就业创业;
  扩大中等收入群体,增加低收入者收入,调节过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
  坚持在经济增长的同时实现居民收入同步增长、在劳动生产率提高的同时实现劳动报酬同步提高;
  拓宽居民劳动收入和财产性收入渠道。
  更全面的社会保障体系
  “全面建成覆盖全民、城乡统筹、权责清晰、保障适度、可持续的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
  全面实施全民参保计划;
  尽快实现养老保险全国统筹;
  完善统一的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和大病保险制度;
  建立全国统一的社会保险公共服务平台;
  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加快建立多主体供给、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让全体人民住有所居。
  更均衡的发展
  “让贫困人口和贫困地区同全国一道进入全面小康社会是我们党的庄严承诺。”
  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
  坚持大扶贫格局,注重扶贫同扶志、扶智相结合;
  深入实施东西部扶贫协作,重点攻克深度贫困地区脱贫任务;
  确保到2020年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
  更健康的体魄
  “人民健康是民族昌盛和国家富强的重要标志。”
  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健全现代医院管理制度;
  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和全科医生队伍建设;
  全面取消以药养医;
  实施食品安全战略,让人民吃得放心;
  坚持中西医并重,传承发展中医药事业;
  构建养老、孝老、敬老政策体系和社会环境,加快老龄事业和产业发展。
  更专业的社会治理水平
  “建设平安中国,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确保国家长治久安、人民安居乐业。”
  坚决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提升防灾减灾救灾能力;
  依法打击和惩治黄赌毒黑拐骗等违法犯罪活动;
  更丰富的社会文化活动
  “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深入实施文化惠民工程,丰富群众性文化活动。”
  加强文物保护利用和文化遗产保护传承;
  筹办好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
  加强中外人文交流,以我为主、兼收并蓄。
  更清新的空气、更美丽的中国
  “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
  坚持全民共治、源头防治,持续实施大气污染防治行动,打赢蓝天保卫战。
  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
  加强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行动;
  健全环保信用评价、信息强制性披露、严惩重罚等制度。(人民日报)
微信扫一扫,即刻分享!
责任编辑:中国乡镇网
首页 | 网站地图

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 网络110报警服务 | 12321垃圾信息举报中心 | 中国新闻网站联盟

版权所有 中国乡镇网新闻中心 投稿邮箱:2135293720@qq.com 电话: 4009-916-216 蜀ICP备13027954号

法律顾问:四川滨河律师事务所律师 徐旭 关于我们 | 加入我们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免责声明

电脑版 | 移动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