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乡镇网

热门关键词:  as  怀远县  张山  初旭:乡村腊月  榆中县

浙江:南湖区从小乡镇到小城市 嘉兴南湖城乡加速“接轨”面貌大

2017-10-23 09:20 新蓝网
  统筹城乡发展,群众热切期盼。过去5年,南湖区坚持做好“拆改、建设、管理”三篇文章,城乡功能品位在一系列切实可行的改变中唱响着“日新月异”的主旋律——城乡环境面貌焕然一新、城乡建设品质整体提升、城乡管理水平全面提高。
  从凤桥镇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梅花洲向东行驶不到5公里,沿着宽敞整洁的乡村公路,穿过省级文保单位白坟墩遗址,数百米的白色大棚和大片花田突然“撞”到眼前。“八月来了花正香、十月来了花不败”,从传统低效农业向优质高效农业转变,嘉兴市南湖区凤桥镇永红村不仅摘掉了经济薄弱村的“帽子”,更增添了不少“都市花园”的气息。
  “鲜花事业”的蓬勃发展,让“面朝黄土背朝天”的村民在“家门口”变成了“白领”。年近五十的言文妹在天香花苑鲜切花生产基地已经工作了好几年,与花为伴的工作现状让她很是满意,“和种地、养猪相比,这里的环境实在太美了,工作比较轻松,收入反而更高了。”
  口袋富起来后,永红人把自己的家园打扮得更加美丽。清香园小区里,屋舍整齐划一、道路宽阔通畅,颇有几分城区高档小区的样子;5000多平方米的村级文化活动中心,涵盖了农家书屋、休闲文体公园等多个区块,城里人的娱乐生活这里一样都不少。
  前不久,永红村还成为全区首个入围“全国文明村”推荐名单的美丽村庄,AAA级景区村庄建设也正抓紧铺开,难怪永红人说:“现在推门出去就是景,这样的生活,城市人都要羡慕!”
  “省级小城市的培育发展,始终要紧紧围绕提升居民幸福感这一落脚点。”凤桥镇党委书记金洪良表示,“宜居,不仅是‘颜值’提升和经济发展,还需要在优化城市功能、完善配套设施、规范城市秩序、创新机制体制等方面下功夫,走宜居、逸居、康居、安居的城市发展路线,让本地的老百姓和外地来凤桥旅游、投资、养老的人享受到城市一般的高品质生活。”
  围绕提高城市建设和发展水平,提升人口素质和集聚度的目标,凤桥镇正努力探索富有自身特色的新型城镇化路子。近五年来,凤桥镇全面建成19万平方米的安置房,建成区面积达到5.45平方公里;省级中心镇建设步伐加快,中心镇区内文化中心、商贸服务、居住配套和旅游度假四大功能区块初步成型;庄史幼儿园、新农贸市场、社会停车场等一批民生项目投入使用;镇、村两级公交体系更加完善,“五横五纵”道路框架基本形成。
  为更好地给居民创造“宜居”生活,提升小城市品位,凤桥镇还不断努力向“烟雨江南桃源新城”的目标迈进。
  “景”上生活,住有所乐。今年初,凤桥镇桃源生态新城建设项目荣获2016年度“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是市本级唯一入选项目。同时,按照“镇区景域化”的要求,今年凤桥镇继续深化“世外桃源”最美村落群的建设,计划提档示范点22个,打造1条“桃花寻源”船游路线;并以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三改一拆”、剿灭劣V类水等重点工作为抓手,由表及里长“面子”。
  此外,在传统城镇建设的基础上,凤桥镇还利用现代智能技术,全面建设“智能城市”,强化“四个平台”建设,进一步提升城市管理水平,让风景如画的桃源生活“磁吸”更多都市人来这里居住。
  新市镇建设乘势而上,其中南湖区新丰镇成为省级生态镇,余新入列全国重点镇,凤桥入选第三批省级小城市培育试点,大桥跻身中国中小城市综合实力百强镇。
  五年来,南湖区城镇、农民居民人均收入分别突破4.4万元、2.7万元,年均分别增长8.3%、11.2%,城乡居民收入比下降至1.6:1,39件民生实事项目全部完成。“城市看得见青山绿水,乡村感受得到现代气息”,当下的南湖畔,一幅绚丽生动的城乡一体化画卷正铺展开来。(统筹城乡发展,群众热切期盼。过去5年,南湖区坚持做好“拆改、建设、管理”三篇文章,城乡功能品位在一系列切实可行的改变中唱响着“日新月异”的主旋律——城乡环境面貌焕然一新、城乡建设品质整体提升、城乡管理水平全面提高。
  从凤桥镇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梅花洲向东行驶不到5公里,沿着宽敞整洁的乡村公路,穿过省级文保单位白坟墩遗址,数百米的白色大棚和大片花田突然“撞”到眼前。“八月来了花正香、十月来了花不败”,从传统低效农业向优质高效农业转变,嘉兴市南湖区凤桥镇永红村不仅摘掉了经济薄弱村的“帽子”,更增添了不少“都市花园”的气息。
  “鲜花事业”的蓬勃发展,让“面朝黄土背朝天”的村民在“家门口”变成了“白领”。年近五十的言文妹在天香花苑鲜切花生产基地已经工作了好几年,与花为伴的工作现状让她很是满意,“和种地、养猪相比,这里的环境实在太美了,工作比较轻松,收入反而更高了。”
  口袋富起来后,永红人把自己的家园打扮得更加美丽。清香园小区里,屋舍整齐划一、道路宽阔通畅,颇有几分城区高档小区的样子;5000多平方米的村级文化活动中心,涵盖了农家书屋、休闲文体公园等多个区块,城里人的娱乐生活这里一样都不少。
  前不久,永红村还成为全区首个入围“全国文明村”推荐名单的美丽村庄,AAA级景区村庄建设也正抓紧铺开,难怪永红人说:“现在推门出去就是景,这样的生活,城市人都要羡慕!”
  “省级小城市的培育发展,始终要紧紧围绕提升居民幸福感这一落脚点。”凤桥镇党委书记金洪良表示,“宜居,不仅是‘颜值’提升和经济发展,还需要在优化城市功能、完善配套设施、规范城市秩序、创新机制体制等方面下功夫,走宜居、逸居、康居、安居的城市发展路线,让本地的老百姓和外地来凤桥旅游、投资、养老的人享受到城市一般的高品质生活。”
  围绕提高城市建设和发展水平,提升人口素质和集聚度的目标,凤桥镇正努力探索富有自身特色的新型城镇化路子。近五年来,凤桥镇全面建成19万平方米的安置房,建成区面积达到5.45平方公里;省级中心镇建设步伐加快,中心镇区内文化中心、商贸服务、居住配套和旅游度假四大功能区块初步成型;庄史幼儿园、新农贸市场、社会停车场等一批民生项目投入使用;镇、村两级公交体系更加完善,“五横五纵”道路框架基本形成。
  为更好地给居民创造“宜居”生活,提升小城市品位,凤桥镇还不断努力向“烟雨江南桃源新城”的目标迈进。
  “景”上生活,住有所乐。今年初,凤桥镇桃源生态新城建设项目荣获2016年度“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是市本级唯一入选项目。同时,按照“镇区景域化”的要求,今年凤桥镇继续深化“世外桃源”最美村落群的建设,计划提档示范点22个,打造1条“桃花寻源”船游路线;并以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三改一拆”、剿灭劣V类水等重点工作为抓手,由表及里长“面子”。
  此外,在传统城镇建设的基础上,凤桥镇还利用现代智能技术,全面建设“智能城市”,强化“四个平台”建设,进一步提升城市管理水平,让风景如画的桃源生活“磁吸”更多都市人来这里居住。
  新市镇建设乘势而上,其中南湖区新丰镇成为省级生态镇,余新入列全国重点镇,凤桥入选第三批省级小城市培育试点,大桥跻身中国中小城市综合实力百强镇。
  五年来,南湖区城镇、农民居民人均收入分别突破4.4万元、2.7万元,年均分别增长8.3%、11.2%,城乡居民收入比下降至1.6:1,39件民生实事项目全部完成。“城市看得见青山绿水,乡村感受得到现代气息”,当下的南湖畔,一幅绚丽生动的城乡一体化画卷正铺展开来。(新蓝网)

微信扫一扫,即刻分享!
责任编辑:中国乡镇网
首页 | 网站地图

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 网络110报警服务 | 12321垃圾信息举报中心 | 中国新闻网站联盟

版权所有 中国乡镇网新闻中心 投稿邮箱:2135293720@qq.com 电话: 4009-916-216 蜀ICP备13027954号

法律顾问:四川滨河律师事务所律师 徐旭 关于我们 | 加入我们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免责声明

电脑版 | 移动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