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乡镇网

热门关键词:  as  怀远县  张山  泸州  请输入关键词

内蒙古:海拉尔垦区 农垦人的草原创业记

2017-10-20 12:11 农民日报
 
     呼伦贝尔草原阴雨绵绵,在内蒙古海拉尔垦区上库力农场,陡然下降的气温让随行的记者与游客们有些措手不及。
  旅游旺季已过,空旷开阔的牧场显得有些苍凉,而这座牧场的主人赵红松眼下却忙得停不下来:查看订单、回复信息、安排发货……牧场小餐馆的架子上,印有“上库力”标志的烤饼、蜂蜜和果酱包装精良。在眼下多半休闲牧场都已关门歇业的旅游淡季,赵红松的生意却刚刚开始。
  “别人干过的事,我就不做了。重复建设没有意义。”
  今年三十出头的赵红松是上库力农场土生土长的农垦人。2009年,旅游专业大学毕业的他看了中央电视台的致富经节目,踌躇满志地回到家乡养野猪。到了2014年,养殖规模从不到20只种猪繁殖到了七八百只。然而,规模的应声而起并没有带来利润水涨船高。饲料等养殖成本越来越高,赵红松感到快要干不下去了。
  就在这时,赵红松想到了自己的“老本行”:能不能把旅游和养殖结合起来做,让游客体验到美景美味的同时,把我们农场优质的农副产品卖出去呢。
  2015年,赵红松注册了“撒欢牧场”的营业执照。“撒欢”这个名字是他自己取的。按他自己的话说,起这个名字是因为看到大人小孩玩耍、撒欢的状态,继而希望这个地方能带给他们不一样的感觉。
  “那时,牧场刚刚初具雏形。很多人给我出主意:你建蒙古包吧、建马场。你看我这里既没有蒙古包,也没有骑马的项目。我就觉得,人家都干的事情我就不干了。低水平的重复建设,咱们再干没有意义。”赵红松说。
  凭借自己在旅游行业摸索十年的丰富经验,赵红松发现,现在的游客并不喜欢传统旅游项目里的商业味道,反而对草原自然原始的面貌充满兴趣。由于地处兴安岭森林和呼伦贝尔草原的结合部,赵红松在牧场里串了一条观光线,途经白桦林、芍药坡、麦田等,用敞篷车拉着游客领略风光。大气磅礴的树林、一望无际的麦田极具视觉冲击,成为呼伦贝尔旅游圈里一道气势恢宏的风景线。
  从2015年开始,撒欢牧场特色线路在阿里旅行正式上线。2016年,牧场开始与广东农垦集团、浙江杭州“不氏农旅”等平台合作,推广呼伦贝尔的旅游项目。2017年夏季,共有1.5万游客慕名而来,近距离感受草原的魅力。
  “发展旅游并不是赢在接了多少人,而是要把农产品卖出去。”
  随着游客数量越来越多,赵红松却并没有止步于此。他给记者算了一笔账:牧场不收取门票,游客的花费主要集中在餐饮和一些体验性的项目上,连吃带玩每人100元足矣。而相对于去年200万的总收入来说,这种经营性收益只占了很少一部分。大部分的收入来源于羊肉、烤饼等农副产品的销售。“夏天卖风景,冬天卖产品”成了撒欢牧场长期奉行的生意经。
  “很多人认为搞旅游就是简简单单建宾馆、开饭店,但我认为对上库力来说,发展旅游最大的意义正是与当地的基础产业相结合,带动当地人把农牧业的薄弱环节做大做强,延长产业链,提高利润率。这个才是旅游的最终目的。”赵红松有感而发。
  说起在牧场卖农产品的经历,赵红松提到这样一件事。烤饼是上库力农场最具特色的食品之一,所用面粉是当地独有的褐麦面。2015年以前,老百姓觉得面的颜色不好看,担心卖不出去,常常冒充拉布大林烤饼,或说额尔古纳烤饼,卖0.6元/个。赵红松知道后对牧民们讲,咱们这个面又黑又粘,这是因为没有添加增白剂、滑石粉,是最天然的健康食品,这正是我们产品的优势。用咱们自己的褐麦面做成的烤饼,别人卖6毛,咱们卖一块!
  很快,上库力烤饼打出了自己的品牌。第二年,牧场里原先散装零售的烤饼加上了包装,添加本地生产的正宗果酱,一饼一袋,每个卖1.5元,通过牧场直销+互联网订购的形式,2016年全年卖出3万多张。赵红松说:“我们的蜂蜜不掺糖,褐麦面粉健康营养,但是老百姓自己意识不到这是好东西。眼下,我打算把这种模式再放大,让大家都能参与到这个过程中来,带动周边的老百姓富裕起来。”
  卖农副产品赚了钱,赵红松反过来开始思考如何把休闲牧场做得更好。从小看尽呼伦贝尔壮丽风光的他,更对这里孕育的多元文化如数家珍:狩猎文化、农垦文化、知青文化……“在大多数人意识里,来呼伦贝尔只能看自然风光。却不知草原农场有着厚重的历史文化和独特的风土人情,可说、可讲的东西太多了,我们不能让游客到这里只看好景,一定要讲出我们自己的故事。”赵红松说。
  在市场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上库力农场依然沿用农垦系统最传统的管理方式:“工分制”,即按劳动成果记工分,年底开工资。在生产机械方面,农场使用的却是全国最先进的机械化设备。撒欢牧场将这两点间的反差淋漓尽致地向游客展现了出来。游客在参观农垦大型机械收割设备的同时,聆听讲解员讲述农垦传统的“工分制”管理制度,以及老一代农垦人开荒建设等不平凡的往事。如今,来到牧场的游客不止惊叹于大草原、白桦林的靓丽风景,还为独特的农垦文化震撼心灵,形成这段旅程最难忘的回忆。
  谈起牧场将来的打算,赵红松告诉记者,他计划将草原最具特色的芍药花保护起来,形成种植规模。在六七月份,芍药花海绽放草原的时候,举办芍药花节:“呼伦贝尔草原不同的季节有不同的美。现在很多人还意识不到上库力是块风水宝地,但我有信心,在农垦系统的支持下,把‘旅游+农牧业’的模式做成名副其实的朝阳产业。”(农民日报)
微信扫一扫,即刻分享!
责任编辑:中国乡镇网
首页 | 网站地图

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 网络110报警服务 | 12321垃圾信息举报中心 | 中国新闻网站联盟

版权所有 中国乡镇网新闻中心 投稿邮箱:2135293720@qq.com 电话: 4009-916-216 蜀ICP备13027954号

法律顾问:四川滨河律师事务所律师 徐旭 关于我们 | 加入我们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免责声明

电脑版 | 移动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