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乡网

热门关键词:  杏林镇  莲花寺  怀远县  龙扬镇  鏉忔灄闀

安徽五河县东刘集镇:小村庄大蝶变 武圩村绘就和美乡村新图景

2025-11-11 10:54  发布:中乡网  
        中乡网五河讯  进安徽省五河县东刘集镇武圩村,平坦的硬化道路通达家户,太阳能路灯整齐排列,文化广场上孩童嬉戏、老人健身,绿意环绕的汪塘边村民悠然散步……一幅生态宜居、产业兴旺、乡风文明的和美乡村画卷正徐徐展开。
        作为2024年省级和美中心村建设点,武圩村抢抓政策机遇,累计投入220余万元,统筹推进基础设施提升,完成道路硬化、亮化、房前屋后绿化美化,新建农民文化园、文化广场并配套健身器材。如今的武圩村,宛如镶嵌在怀洪新河北岸的一颗“乡村明珠”。
 
环境整治:从“脏乱差”到“净绿美”
         “以前下雨一脚泥,晚上黑灯瞎火,现在路通到家、灯亮到院,村子像公园一样干净。”谈起变化,村民李大姐满脸笑意。
         过去,武圩村曾面临道路坑洼、排水不畅、环境杂乱等问题。自启动和美乡村建设以来,村两委以“清脏治乱、补短提质”为抓手,全面推进人居环境整治:全村主干道和巷道实现全面硬化,安装节能路灯百余盏;科学铺设雨污分流管网,杜绝生活污水直排;对村内房前屋后植绿增彩。
        村庄还注重“微改造、精提升”:废弃砖石垒成花坛,老瓦片拼出乡愁图案,文化墙上绘满振兴愿景,文化长廊镌刻家风家训,低成本、高颜值,留住了烟火气,也唤醒了乡土魂。
 
产业振兴:瓜蒌结出“致富果”
        美丽不止于“颜值”,更在于“实力”。武圩村坚持内外兼修,走出一条“环境改善促产业、产业振兴带增收”的发展路径。
          依托良好生态和土地资源,村里建成50余亩瓜蒌种植基地。这一中药材皮薄肉厚、润肺止咳,市场前景广阔。自2019年试种成功后,村两委带领群众扩规模、提技术、延链条,逐步形成种植、采摘、加工、销售一体化产业链。
        “我们建厂深加工,注册品牌,产品远销江浙沪等十余省市,年产量超6000斤,总产值突破10万元。”村党总支书记武泽栋介绍。
         产业兴旺带动就业增收,基地吸纳20余名村民就近务工,其中包括多名脱贫户。“在家门口干活,顾家挣钱两不误。”村民阚大爷笑着说。他们还自编顺口溜宣传:“瓜蒌籽,性微寒,一人一袋不嫌多”,让“武圩味道”越传越远。
 
文化赋能:精神家园滋养文明乡风
        如果说产业是筋骨,环境是外衣,文化就是灵魂。如今的武圩村,既有“面子”,更有“里子”。
        如今的武圩村,不仅有“看得见”的美,更有“摸得着”的幸福:图书室书香弥漫,文化广场配备健身器材,每晚跳广场舞、打太极的群众络绎不绝;文化长廊展示村史村情、先进典型。
         “以前农闲就打牌,现在跳舞、看书、参加活动,日子过得有滋味。”村民王大爷感慨。村里定期举办“好婆婆”“好媳妇”评选、“我们的节日”等活动,推动移风易俗,文明新风悄然生根。
 
治理升级:小投入撬动大幸福
        “过去想干事没钱,现在靠瓜蒌产业壮大了集体收入,公益事业更有底气。”武泽栋感慨。近年来,村集体用产业收益反哺民生,新打灌溉井、修桥铺路、维护生产道,群众获得感不断提升。
        同时,建立“门前三包”、公益岗保洁、积分制管理等长效机制,激发村民参与热情,“共建共治共享”的善治格局初现雏形。
        从环境整治到产业崛起,从文化重塑到治理升级,安徽省五河县东刘集镇武圩村正以“小而精、美而实”的实践,诠释着乡村振兴的深刻内涵。小小武圩,大有作为!(文章来源:安徽省五河县东刘集镇 王宸臣)
 
 
(编辑:晓东  责编:声辉)
微信扫一扫,即刻分享!

上一篇:安徽:五河县武圩村巧绘和美乡村新图景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