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乡网五河讯 东刘集镇位于五河县西北部,东接五河,西临固镇,北邻宿州灵璧和泗县,被誉为“泗五灵固”交接处。近年来,东刘集镇始终坚持党建引领特色农业产业发展,通过发展艾草种植项目,探索出一条符合本地发展需求、可借鉴复制的壮大集体经济新路径。经过一年多的学习、引领和推进,东刘集镇通过整合闲置土地资源,盘活撂荒地、沟塘路边闲散地和林下空地共计300余亩用于种植艾草。
一、找准切入点,激活闲置资源
东刘集镇坚持以党建引领为抓手,以调整产业结构为主线,以增加收入为目标,将发展集体经济和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有机结合,充分利用“党支部+村集体+公司+农户”模式,大力推进艾草种植示范点基地创建工作,积极探索集体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在镇党委组织的组织安排下,卢圩村、乔集村、武圩村和张庄村通过“三资”清理工作,收回了集体的沟、塘、路、坝、渠等闲散土地资源200余亩,同时从农户手中流转撂荒的“边角料”地块100余亩化零为整,建立艾草种植示范区,在发展特色产业的同时解决了土地荒废难题,实现土地资源利用最大化,既盘活了资源,又推动生态友好型经济发展。
二、多元合作与科技赋能
在发展艾草产业的过程中,东刘集镇采用多元合作与科技赋能的核心举措。一是进行土地整合与规模化种植,集中流转闲置土地,化零为整,扩大连片种植规模,方便开展机械化种植,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二是采用“党支部+村集体+公司+农户”合作机制,党支部开会讨论、集思广益确定发展方向;村集体整合土地,建立艾草种植基本盘;公司提供种苗、技术培训和保底收购价格,化解种植市场风险;农户提供劳动力保障,学习艾草种植、管护技术,为产业发展储备人才。三是探索推广科技与精深加工,通过招标确定艾苗提供单位,并全程负责种植技术指导。同时,积极探索深加工产品设备建设,通过招商途径引进企业和人才,开发食品加工、手工业(艾草香包)、生态旅游(艾草采摘、观光)等关联产业,形成多业态融合收益,逐步形成特色规模产业。
东刘集镇为扩大艾草种植规模,推动艾草产业做大做强,实现小艾草成致富草,镇党委组织全镇其余17个行政村到乔集村召开东刘集镇艾草种植暨发展村集体经济观摩交流现场会,现场示范讲解艾草的种植技术要领,按照“联村共建、抱团发展”的模式,最大限度整合资金、项目、技术等资源。由乔集村向其他村提供艾苗,探索“联村抱团”助力村集体经济发展壮大,实现各村发展互惠共赢。目前全镇已有13个村开展了艾草种植工作,计划种植艾草800余亩,预计每年可增加村集体收益约80万元。
三、生态和民生共赢
东刘集镇艾草种植项目实施以来,成效远超预期。在人居环境改善方面,艾草种植政治了农户房前屋后的荒地,提升了村容村貌。东刘集镇计划结合艾草种植示范区打造“艾草小镇”,持续探索“艾草+N”模式,规划建设艾草文化博览园,推动艾草产业从“卖原料”向“卖品牌”“卖体验”跃升,为乡村振兴注入绿色动能。在改善民生方面,艾草种植全流程各个环节提供了大量就业岗位,扩大群众在家就业渠道,吸纳镇区内留守妇女、老年劳动力。尤其是在促进脱贫户和低收入人群增收方面效果显著,村级积极开发艾草种植管护人员岗位,为脱贫户和低收入家庭提供稳定收入来源,真正的做到了发展依靠人民、发展为了人民。 (文章来源:安徽省五河县 王少强)
(编辑:晓东 责编:声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