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春深夏近,正是凉山腹地索玛花开最美时节。金阳县老寨子乡则果村村民陈曲博家十六岁的大女儿陈兰,心情也如花季般灿烂:“阿爸说小韩书记来了后,家里生活条件越来越好,供我和妹妹读书上学不成问题。” 陈兰口中的小韩书记,是四川师范大学电影电视学院摄影系教师韩川,从去年至今担任则果村驻村第一书记。这位刚过了26岁生日、当地最年轻的一位村干部,在陈兰眼里更像一个亲切的大哥哥:“他会把大山以外的世界讲给我们听,告诉我们知识改变命运。” 不久前,四川省集中表扬了一批凉山州脱贫攻坚综合帮扶工作队队员,韩川榜上有名。 克服困难闯“三关” 金阳地处大凉山南麓金沙江大峡谷,交通不便、信息不畅,为首批国定贫困县,也是四川省45个深度贫困县之一。而则果村,则是一个连许多当地人都不知道的村子,全村131户贫困户,占总户数近60%。回想刚到村上,走着一边是山一边是悬崖的乡村公路,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的情形,韩川对记者坦言,这是比自己想象中还苦十倍的地方:“和村干部们挤在一个不足10平米的房间里工作生活,屋子不挡风不遮雨,下雨天还要拿盆接水。”韩川说,由于经常缺水断电,他一般十天半个月才洗一次澡。 面对艰苦条件,这位年轻人没有退缩。在对贫困户进行入户摸底调查,与当地干部交流学习后,韩川逐步理清思路,分步制定了扶贫工作计划。“首先要过语言、政策、相处这三关,”韩川告诉记者,他随身携带一个笔记本,白天工作时用汉语拼音标注每一句听到的彝语,晚上回家慢慢“消化”,并通过网络自学强化记忆:“现在能用基本的日常彝语来和村民交流,也逐渐熟悉了当地生育整治、禁毒防艾、控辍保学以及易地扶贫搬迁、彝家新寨建设等相关政策。” “这个娃崽吃苦耐劳、又勤奋好学,很受老百姓喜爱,”在则果村村支书苦曲且的印象中,为了彻底摸清贫困户的收支情况,韩川几乎每天都在贫困家中访谈至深夜,才拖着疲惫的身体翻山越岭回到住处,“有时和工作队队员一起加班录入贫困户搬迁建房数据至凌晨,第二天又马上赶到县脱贫攻坚办公室协助完善帮扶工作台账,去年州级验收前一晚凌晨3点还在给村两委及工作队队员开会,”苦曲且说,过硬的工作作风让他迅速融入当地的工作环境,顺利融洽地通过“相处关”。 定点帮扶见实效 2018年3月,韩川到则果村报到。在驻村大半年时间里,他先后向帮扶单位四川电影电视学院申请了20余万元用于易地搬迁住房及基础设施建设,整合社会资源为村幼儿园捐助5万元物资,联系县扶贫移民工作局协调2万余元资金为全村贫困户赠送米油,向上争取60多万资金实施则果村集中安置点风貌打造工程,为全村铺设了1.5公里的通组硬化路,并安装太阳能路灯,栽种行道树,结束了该村“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的历史…… 在老木各组特困户陈日且看来,韩川工作踏实认真,特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