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6日,省政府新闻办在成都举行“推动新时代治蜀兴川再上新台阶 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四川新篇章”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在筑牢长江黄河上游生态屏障上持续发力。记者从发布会上获悉,5年来,全省优良水体比例从88.5%提高到99.5%,跃居全国第二位,创近20年来最好水平。细颗粒物(PM2.5)平均浓度累计下降8.8%,重污染天气减少78%,PM2.5达标城市达15个,生态环境质量发生历史性变化。 围绕筑牢长江黄河上游生态屏障,四川省相关制度机制更加健全。近年来四川省制定修改了《四川省土壤污染防治条例》等14部地方性法规规章,出台《四川省水产养殖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等14项地方生态环境标准,云贵川赤水河流域保护立法成为全国首个地方流域共同立法。此外,对21个市(州)完成两轮省级生态环保督察全覆盖,生态环境保护“党政同责、一岗双责”进一步压实。 与此同时,四川省生态系统总体比较脆弱,环境质量改善还不稳固,个别地方统筹发展和保护还有差距。未来如何持续发力? 在总体目标上,四川省将建设“三个先行区”。一是以美丽四川建设为牵引,打造天蓝地绿环境,构筑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家园,建设美丽中国先行区;二是以污染防治攻坚和生态修复治理为重点,增强生态系统韧劲,建设维护国家生态安全先行区;三是以引导产业布局、优化环评服务、加严排放标准等为依托,助推绿色低碳优势产业发展,建设绿色发展先行区。 到2025年,四川省将力争重污染天气基本消除,21个市(州)空气质量全部达标;国考断面水质以II类为主,长江黄河干流水质稳定保持II类;实现全省煤炭消费总量达峰,非化石能源消费总量比重达42%左右,国家降碳目标全面达成。
发布会上,生态环境厅厅长钟承林介绍了总体情况。省发展改革委、省林草局、宜宾市、阿坝州以及宜宾珍稀水生动物研究所相关负责人回答记者提问。来源:四川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