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华文化的版图中,巴蜀文化占据着重要位置,具备鲜明的区域特色。要让巴蜀文化在现代社会中焕发新的活力,赋能四川建设新时代文化强省。”在9月25日至26日召开的省政协十三届常委会第七次会议上,省政协常委、遂宁市政协副主席刘建军的发言赢得阵阵掌声。 省委十二届六次全会对“深化文化体制机制改革”作出专门部署,对加快推进新时代文化强省建设提出明确要求。 如何讲好四川故事,进一步提升巴蜀文化的凝聚力影响力传播力?会上,省政协常委、委员们踊跃建言。 讲好故事,还需擦亮文化底色 在委员们看来,作为西部人口大省、经济大省、资源大省、农业大省,四川可讲的内容很多,但要把四川故事讲得让人爱听爱看、乐意点赞转发,还需擦亮文化底色。 何明俊常委说:“三星堆-金沙遗址留下种类丰富、风格独特、数量庞大的遗存,但目前对其蕴含的文化价值研究阐释不深入,宣传推广力度也不够。” 洪秀英委员指出,四川红色文化资源类型多、分布广,但目前整体性系统性保护不足、开发不够深,部分红色旅游基础设施及配套服务设施较为薄弱,文旅产品大多停留在参观、瞻仰等层面,缺乏沉浸式、参与式、体验式业态,红色旅游基础不够牢、质效不够高。 “对比京剧、越剧、黄梅戏等传统戏曲,川剧作为巴蜀文化的重要组成,正面临传承乏人、发展受限等困境。”田亚东常委说。 杨邦琼常委则关注省内历史文化名镇保护问题:“基础设施有待提升,文化内涵挖掘不足,过度商业化使‘古味’不足,‘百镇一面’同质化弊病较为明显,活态生活场景正逐渐丧失,历史文化名镇亟待探索保护利用新模式。” 补齐短板,促巴蜀文化传承创新 加快推进新时代文化强省建设,深化文化体制机制改革是必由之路。具体怎么做?委员们畅所欲言。 以大模型为代表的生成式人工智能给智慧文旅发展带来新机遇和新挑战。如何把握机遇应对挑战?“提升‘AI+文旅’深度融合的科学性、多样性、安全性。”杨维清委员建议,开展全省范围文旅资源普查,实现文旅数据的标准化、结构化,建设全省“AI+文旅”算力调度平台,奠定人工智能应用基础,同时加大景区开放数字技术场景应用力度,打造知名度高、辨识性强、衍生链长、消费者喜闻乐见的产品IP和热门项目,以文化内涵吸引眼球,以旅游效益反哺发展。 四川的非遗资源数量多、质量优,如何尽快补上非遗领域知识产权开发利用的短板?民革四川省委会建议,加快制定出台专门的知识产权保护条例,比照驰名商标建立非遗代表性项目重点保护制度,推动非遗领域知识产权向“精品”转化,构建四川独有的非遗资源“保护-发展”兼顾模式。 如何深挖古蜀文明的精神内涵,更好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农工党四川省委会建议强化“基因解码”、挖掘时代内涵,构建完整的古蜀文明学术研究体系,力争取得更多标志性创新成果。在此基础上,强化载体创新,加强数字赋能,让古蜀文明主动融入大众生活。 针对文化产业领域优秀人才、领军人才缺乏问题,康俊常委建议,在全省持续深入实施“文化名家工程”,激发文化名家整体活力,助推巴蜀文化传承创新。 川渝联手,打响“巴蜀文化”品牌 “巴文化与蜀文化同根同源、同质同体,推动巴、蜀文化深度融合形成共同的文化标识,对于提升‘巴蜀文化’辨识度和影响力具有重要意义。”会上,刘建军常委呼吁,深化合作机制,探索共建川渝现代公共文化服务融合发展体系,打造具有川渝特色的公共文化活动品牌,两地联手打响“巴蜀文化”品牌。 “川渝两地山水相连、历史同脉、文化同源,应进一步发挥川渝毗邻地区资源禀赋优势,加快推动巴蜀文化旅游走廊建设,推动文旅融合产业高质量发展。”陈莉萍常委建议,结合川渝两地自然风光和历史文化开发串联强弱并举、特色鲜明的旅游线路,实现沿线城市以强带弱和美与共发展,共同探索“一体规划、成本共担、利益共享”文旅融合发展新路子。
“具有深厚历史底蕴和独特艺术风格的巴蜀文化,在急速变化的时代背景下,其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面临严峻挑战。”刘卫兵委员建议,打破行政壁垒,汇聚多方资源,完善保护传承体系,创新巴蜀文化表达。整合川渝两地文化遗产资源,探索形成省市两级、联动各职能部门的管理架构,形成资源共享、齐抓共管的工作机制。来源:四川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