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乡网陕西讯 中国要美,农村必须美。村庄干净整洁是小康社会的基本要求,是乡愁得以安放的基础。
今年以来,渭南市华州区大明镇坚持以习总书记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引,秉承“环境卫生对外是竞争力、对内是亲和力”理念,围绕“五抓五到位”思路,持续开展“扫干净、摆整齐、清污淤、生态绿”专项行动,全镇动员、党员示范、群众参与,重点整治和日常保洁并重,内力和外力协同并举,实现了乡村环境由“局部美”向“全域美”转变,由“一时美”向“时时美”转化,群众转角就能遇见美。
抓部署,思想统一到位。内心认同才能自觉践行。坚决执行区委、区政府人居环境提升工作各项部署要求,制定并印发环境整治实施方案,明晰目标、分解任务、夯实责任,采取党委会、镇村干部大会、党员大会、板凳会和安装大型喷绘、建设文化长廊、宣传彩页、微信公众号、微信群等形式,抓实抓好“环境整治,有你有我”公益宣传活动,凝聚思想合力,形成行动共识,教育引导群众摒弃陋习,深化环境整治实践养成,激发上下联动、齐抓共管的人居环境专项整治工作活力。今年以来,累计发放宣传资料5000余份,制作宣传标牌、展板、彩绘40余处,全镇整治氛围浓厚,群众的主动性、积极性和自觉性得到有效激发。
抓机制,责任夯实到位。坚持把环境卫生整治作为镇村干部转作风、抓落实的试金石。成立以镇长为组长,分管副镇长为副组长,各村(社区)包村干部、支部书记为成员的环境卫生专项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建立保洁员区域划分台账,完善保洁员制度、卫生清扫制度、保洁费收缴制度,创新推行镇、村、户三级联动和每周五人居环境整治日常态机制,镇领导包村、第一书记和支部书记包段、驻村队员和村干部包户的责任机制,建立环卫分区作业标准、重要时段错时保洁、重要路段延时保洁、重点区域增人保洁等定路段、定人员、定职责的“三定”机制,形成“人人有担子,个个有压力”的环境治理新局面,保洁工作事事有人抓、时时有人管。
抓落实,环境优化到位。围绕“重点整治,以点带面,点面结合”主线,以白泉村为示范,组织全镇17个村支部书记,现场观摩、问诊取经,抓书记、书记抓,全方位开展集中整治活动,各村支部充分发挥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围绕“党建+人居环境提升”思路,利用主题党日,引导党员将“亮身份、亮承诺、亮行动”与人居环境整治行动相结合,往“精”里寻、往“细”里走,确保人居环境见行动、出成效、再提升。至目前,全镇开展集中整治4次,召开动员会、部署会60余场次,党员发动600余人次,动员群众2000余人,挪运柴草1500余处,清理乱搭乱建40余处、占道经营20余处,拆除残垣断壁15处,清除废弃土堆石堆、秸秆农膜120余处,覆土填埋垃圾3000余方,高标准完成白泉改厕整村推进工作,高楼、孙堡改厕正在实施当中。通过集中整治,全镇人居环境持续向美向好向上。
抓结合,践行融入到位。坚持把环境整治和各项重点工作相融相长。和民生保障相结合。始终把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水、电、路、讯、住”等基础设施以及防汛、防溺水等生命安全问题结合起来,努力帮助群众解决生产生活困难,让群众真正成为环境整治工作的参与者、受益者。和志愿服务相结合。发挥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作用,组织党员志愿者服务队伍,开展镇街清洁、桥峪生态保护等志愿服务活动,对镇街乱停乱放、“牛皮癣”以及桥峪垃圾进行清理。目前,镇域内河道库沟无乱排乱放,无黑臭水体,无淤堵阻塞。同时联合塬区交管中队,开展“平安交通”宣传,对乱停乱放、不守交通行为说“不”。和好人引领相结合。以德治、法治、自治“三治结合”为统领,建立“查观评改”工作机制,采用支部书记讲、徒步检查、各组长记评、现场打分方式,对各村人居环境一周一检查一验收,一月一表彰一通报,并推行 “红黑榜”“明礼守信大明人”“十星级文明户”“最美庭院” 最美保洁员”评选等活动,全镇65户农户荣登“红榜”,26户农户黑榜有名,授牌 540户“十星级文明户”。
抓统筹,关心关爱到位。做好环境卫生重点整治和常态保洁,保障是关键,关心关爱是重点。在区上划拨环境卫生整治资金的基础上,投资再加大、力量再倾斜。一是两俩保洁车、4名工作人员,全天全动确保“户入桶、村收集、镇转运”的垃圾处理和日常保洁机制,确保垃圾日产日清。二是无条件逐月兑付保洁员工资,确保按时上岗、在岗尽责。同时,加大保洁员关心力度,在端午、中秋等节日或是炎热夏季,发放毛巾、香皂、白糖、茶叶以及慰问金等,为保洁员做好保洁工作人文关怀、打气鼓劲。三是制定环境整治目标考核机制,用好考核评价“指挥棒”,管好关键人、管到关键处、管住关键事,把整治成效纳入村(社区)年度考核内容,每月定期不定期对各村(社区)进行督查,推动各村(社区)纵向比较知进退、横向比较知不足,对标对表,比学赶超。
至目前,大明镇充满着更燃更旺的烟火气。“村在景中,屋在树中,路在绿中”的乡村美景在大明次第展开,“志愿红、生态绿”已成大明最美底色,群众许多不良陋习、思想多样逐渐被主流价值所引领、统摄、整合,在乡村振兴的康庄大道上,大明镇步履坚定、铿锵有力、有迹有为。(特约通讯员:郭永利)
(编辑:晓东 责编:祁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