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筑产业优势,应当顺势而为、扬长避短、借势蓄力,敢于抢占全新赛道 利用整车剖面等专业展具,生动展示新能源汽车的动力电池、电机等硬核产品;坐上座椅,观众可体验“车载XR智能座舱”等应用场景;学者与企业家纵论车路云融合创新发展,探索智能网联汽车发展的新方案……不久前,在重庆市举办的2023中国国际智能产业博览会上,一些车企的创新成果令人印象深刻,为观察西部经济发展提供了一扇窗口。 一直以来,囿于区位、资源等条件限制,“西部如何突围”备受关注。以智博会为平台,以重庆市汽车产业为参照,记者找到了一个答案。整体看,重庆市汽车产业底子较好,产业链相对完整;分区看,渝北区、两江新区整车企业加快发展,璧山区和涪陵区的动力电池、江津区的电驱发展势头良好,重庆高新区、永川区汇聚一批自动驾驶相关企业。从产业联动出发,融入新能源汽车、物联网产业链,汽车产业不仅能发展成主导产业,而且具备更大潜力。今年智博会聚焦智能装备及智能制造、智慧交通等方面,也充分说明了这一点。 地区发展,弯道突破,不能亦步亦趋,而要把比较优势转化成发展优势。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不能简单要求各地区在经济发展上达到同一水平,而是要根据各地区的条件,走合理分工、优化发展的路子。”西部地区拥有独特发展禀赋,找准自身比较优势,形成各自较强的主导产业,有利于推动高质量发展。 重优势才能蓄胜势。对一个地方、一个行业来说,怎样找到并确立优势,需要深入思考。在这方面,重庆市致力于锻长板、补短板。记者采访发现,重庆市不少车企以迈向清洁化、智能化为重要着力点,加快转型升级步伐。赛力斯等整车企业,努力向智能化和电动化转型;潼南区一批废旧汽车拆解企业,积极研发针对新能源汽车的拆解技术。企业迎着智能化方向主动转型,在一定程度上表明,构筑产业优势,应当顺势而为、扬长避短、借势蓄力,敢于抢占全新赛道。 重庆市汽车产业的发展也证明,特色禀赋不会自动转化为竞争优势,比较优势也需要向内深挖潜能、向外延展合作来蓄力。重庆市汽车产业基础好,四川省汽车产业也在“异军突起”,成都市的汽车电子、宜宾市的动力电池等产业与重庆市的智能汽车发展形成互补。从协同发展的角度来看,立足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重庆市与四川省在制造业领域的合作不断深化,促进了上中下游产业链不断延长,为区域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各行政区域的“分”是分出各自所长,“合”则合出协同效应,掌握了分与合的辩证关系,就能美美与共、共促发展。这样的优势互补、彼此融合,具有借鉴意义。
重庆市等西部地区,过去一段时间曾是国家的战略大后方。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新时期、新时代还是有一个大后方的概念的。”相关地区找准在全国大局中的战略定位,从大局、全局中考虑要做什么、为什么要这么做,真正以实干撬动新动能,必能拥抱新的机遇,塑造新的优势。来源:人民日报 (编辑:晓东 责编:祁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