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乡网

热门关键词:  杏林镇  莲花寺  怀远县  龙扬镇  鏉忔灄闀

别让“厌童”话题淹没“助童”现实

2024-10-18 12:57  发布:中乡网  

  近日,两名大学生帮火车上的站票妈妈抱娃一整夜的视频走红网络。当被问及感受如何,大男孩们乐呵呵地说,“痛并快乐着”“年轻人有力气就要花在有用的地方。” 这位妈妈也深情致谢,“将让孩子以你们为榜样,做一个合格的新青年。”双向奔赴的暖心一幕,引来一片点赞。

  带儿童尤其婴幼儿出行之难,为人父母者皆有感触。而在过去一段时间,除种种现实难度之外,好像又平添了几分来自舆论场的压力。透过电子屏幕看,公共空间里的孩子们似乎常常不那么可爱。翻开帖子,经常可见“厌童症”;刷刷短视频,不时出现“熊孩子”。加上一些博主将之当成流量密码,炒作话题、渲染矛盾,以博眼球上热搜,更加剧着某种刻板印象,搞得一些家长每每带娃出行,都会“战战兢兢”。然而,上述大学生主动帮忙、彻夜抱娃的案例最真实地展示着,公共空间里,人们对“人类幼崽”的关爱与理解,从来都在。

  对于带娃出行的种种,线上线下何以出现如此撕裂?传播学有一概念叫“拟态环境”,意即传播媒介通过对信息的选择、加工和报道,重新加以结构化后所提供的环境。它看似真实,实则仿真,甚至可能与真实相去颇远。某种程度上,“厌童”话题恐怕便是如此。一些流量博主拎出一两个极端个案,再找到情绪“爆点”,包装出一种“孩子都熊”“家长更熊”、周围人不堪其扰且十分厌烦的刻板印象。当这种话题被反复高倍聚焦,很容易让大家心中都有不良预期,压倒和淹没现实中的温情互助、体谅理解,导致一些本来不大的矛盾摩擦升级,最终结成了不同群体之间的死结。

  跳出“刻板印象”,让镜头展示更丰富更宽广的角度,才能呈现多元立体的“人间真实”。仍以“厌童”话题为例,有学者形象描述,我们生活的环境其实天然就是混龄的。作为群体性动物,人类早就习得如何与不同群体共处。迈入文明时代的我们,更有足够空间容纳“男女老少”等参差多样的生命样态,其中必然包括呵护“未来公民”的成长。揆诸现实,“1米高度”视角看世界,正在融入许多城市的规划设计之中,“人类幼崽”受到的现实关爱并不少。就像一位带娃妈妈感慨,当看到同车人的友善微笑、友好互动,才发现自己此前的“严阵以待”是虚惊一场。

  换位思考、相互理解,始终是社会交往的底色。置身公共空间,儿童可能的哭闹,与某些人想要静静,与其说是一道绝对的是非判断题,倒不如理解为开放的文明考题。所谓文明,意味的是对双方皆有的行为约束。比如,当孩子吵闹不止,家长不能“摆烂”“躺平”,要意识到对他人的“打扰”,及时表达歉意,并尽快安抚或者带离孩子,尽己所能还公共空间以安静。另一方面,其他人也要看到孩童的身体心理成长特点和带娃家长的现实困难,对非主观故意的打扰多些理解包容,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加以帮助。呈现现实中明明是主流的美好互助,而非放大现实中明明是少数的口角纷争,才是理性、客观的态度,也是对各个群体负责。

  一个人人相善其群的社会,一定是温暖的,一个乐意“拥抱童趣”的社会,一定是可爱的。相向而行、双向奔赴,必将遇见更多温馨与美好。来源:北京日报

 

 
(编辑:晓东 责编:徐声辉)
微信扫一扫,即刻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