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乡镇网

热门关键词:  请输入关键词  怀远县  杏林镇  as  华州区杏林镇

杨媚:带领庄稼人 土里刨出金

2018-05-15 15:16 来源:人民日报

重庆荣昌区吴家镇双流村村支书杨媚——

带领庄稼人 土里刨出金(新时代的奋斗者)

  

  “老田,看见杨支书了吗?”“在大棚里上课呢。”村民老田往前一指,转身钻回自家大棚。

  往前走,是8个蔬菜大棚。掀开大棚的塑料帘,暖意扑面。7个村民蹲在田坎边,围着一个戴眼镜的年轻姑娘,听得认真起劲。

  在大棚里的田间课堂教种菜的,就是村里的杨支书——杨媚。

  大学毕业,城里白领,为啥要辞职到村里当村官、种蔬菜?杨媚的这个选择,别说别人,她父母开始也完全不理解、完全不支持。

  “爸妈盼着我跳出‘农门’,但我从小就有个种地梦。”杨媚说,父母种了一辈子地,辛苦一年,兜里也落不下几个钱。她想要帮父母这样的庄稼人从土里刨金。为此,她报考了农业大学,父母得知后好一顿埋怨。

  后来,杨媚辞了城里的工作,说要到村里建大棚、种蔬菜,父母更加地不赞成。

  “开始也不顺利。”杨媚说。刚下村时,她尝试挨家挨户动员村民建大棚种蔬菜,没人理会她。“我种菜的时间比你的年龄都大,你能教我什么?”“大棚蔬菜赔了钱,你给我补上吗?”村民的话真噎人。

  那就做出名堂给他们看!从一户村民手上流转到土地,杨媚和男朋友商量好,把结婚的钱投到蔬菜大棚建设上。

  那段时间,杨媚一早先去协助处理村里的事务,忙完就跑回地里建大棚。有时候一忙忙到凌晨一两点。整地、搭棚、铺水管,赶在12月前,杨媚的8个蔬菜大棚顺利建成。

  杨媚连家也安在大棚边,就近搭了一个简易窝棚。第二年1月,正是重庆最冷的时节,村民们忙着耕地种玉米。在杨媚的大棚里,春意盎然,番茄、黄瓜、茄子、辣椒……一株株小苗,一串串小果,绿油油的惹人爱。

  村民们都忍不住来看稀罕。大棚里,滴灌设施埋在地膜下,番茄苗嫁接栽在茄子根上,黄瓜秧顺着吊绳向上爬……当年3月,杨媚的第一批早市黄瓜上市了,一斤批发价卖3.2元,是黄瓜集中上市时均价的3倍。

  半年下来,8个蔬菜大棚净赚6万元。村民们服气了,晓得这个大学生是真有本事的。

  “结果第二年发山洪,冲了个一干二净。”杨媚苦笑说,“当时真是哭都哭不出来,也没时间哭,还得着手重建大棚呢。”

  可喜的是,与第一次势单力薄不同,这次不少村民跟上来了,愿意和她一起干。有了村民加入,杨媚开设了培训班,免费讲解技术,用最低价提供苗种,还到田间做义务技术指导。来的人越来越多,现在,村里共有80多户村民加入,建起了400多亩蔬菜大棚。

  结婚的钱用来建大棚,挣的钱又用来扩大生产。杨媚和男朋友商量后,还决定不租婚车不去酒店,就在自家的蔬菜大棚里办婚礼,用自己种的蔬菜瓜果待客。来道贺的村民不少,大家都纷纷点赞。

  当年换届选举中,杨媚全票当选双流村村支部书记。在杨媚带动下,村里成立了双流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建立了蔬菜科技专家大院和田间学校。大冻库建起来了,物流车买回来了,村里还新建了2000平方米的服务中心和蔬菜交易市场。双流村,成了远近闻名的蔬菜村。

  “这才刚起步呢,我刚给‘荣昌吴家莲花白’申请了地理标志,现在要给番茄、辣椒、四季豆、黄瓜申请绿色蔬菜认证。”杨媚说,要打响双流村蔬菜的名头,提升附加值,让乡亲们的收入再往上长一截。

微信扫一扫,即刻分享!
责任编辑:叶冬梅
首页 | 网站地图

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 网络110报警服务 | 12321垃圾信息举报中心 | 中国新闻网站联盟

版权所有 中国乡镇网新闻中心 投稿邮箱:2135293720@qq.com 电话: 4009-916-216 蜀ICP备13027954号

法律顾问:四川滨河律师事务所律师 徐旭 关于我们 | 加入我们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免责声明

电脑版 | 移动版